DRAM芯片發明人登納德將獲IEEE榮譽勛章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技巨頭IBM的研究人員、DRAM內存芯片技術發明人羅伯特·登納德(Robert Dennard )將于下周四獲得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頒發的榮譽勛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489.htm

DRAM內存芯片技術發明人羅伯特·登納德
與“摩爾定律”(Moore's Law)提出者、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相比,今年76歲的登納德并不太為全球公眾所熟悉。但在全球技術研發領域,摩爾和登納德兩人都是備受尊敬的杰出科學家。登納德已在IBM工作了51年。
所謂摩爾定律,是指摩爾1965年所提出有關半導體技術發展的預言,即認為每隔18~24個月,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將增加一倍。而登納德本人則是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內存技術的發明人。他于上個世代60年代末發明了DRAM內存技術,目前該技術已被廣泛用于各類計算機產品當中。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登納德又提出了著名的“標度理論”(scaling theory)。該理論闡述了如何不斷縮小晶體管尺寸的原理,使科技產業能夠持續開發出體積更小、處理速度更快、價格更為低廉的芯片。正因為如此,科技界在談論“摩爾定律”時,也會談及登納德的“標度理論”。登納德本人也認為,標度理論和摩爾定律可謂“相得益彰”。
為表彰登納德為美國科技產業所作出的杰出貢獻,IEEE將于下周四向他頒發榮譽勛章。去年IEEE曾為摩爾頒布了相應榮譽勛章。
杰出貢獻
業界人士指出,如果沒有登納德發明的DRAM技術,當今的計算機內存技術使用情況,或許同硬盤和筆記本電腦電池技術應用仍處于同等水平線上。換句話說,內存芯片的制造成本仍將高居不下。
登納德回憶道,上個世紀60年代末,IBM大型機主要使用磁芯存儲器。磁芯存儲器使用小型線圈來存儲數據。該產品不但容易損壞,而且造價昂貴,運行速度也較慢。當然,磁芯存儲器也具有一個優點:與DRAM內存不同,機器斷電后,磁芯存儲器所保留的數據并不會消失(當前計算機硬盤即是如此)。
為解決磁芯存儲器存在的不足,當時科學家提供了諸多設計方案。但這些方案與磁芯存儲器相比,不但技術原理更為復雜,而且造價也更加昂貴。而登納德則在經過長時間研究后,終于發明了可存儲少許數據、基于單晶體管設計的存儲單元。他于1968年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
然而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全球計算機仍主要采用多晶體管DRAM芯片。此后基于單晶體管設計的DRAM芯片開始流行開來。時至今日,游戲玩家和計算機愛好者已在使用DDR3-1600型DRAM內存,其售價低于100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