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讓我們反思對新能源的瘋狂投資
阿特斯贏在多晶硅,就是把硅料控制在最少:“我經常把它控制在1億多美元的樣子,就相當于維持1-2個月的生產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911.htm同樣是硅料問題,拖累了無錫尚德。據業內人士透漏,無錫尚德一個更大的問題是長約,“它的長約比較多,使得以后的靈活性降低”。
而由于太陽能是一個“高”依賴政策的行業,各國的太陽能政策不能忽視。“各國的太陽能政策推出速度跟全世界產能的發展速度不是完全匹配的,再加上有些國家的太陽能光伏政策會有一個切換點”。瞿曉鏵說。
經濟危機帶給光伏行業的除了沖擊,還有什么?施正榮的觀點是擠出了行業的泡沫,彭曉峰的觀點是使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這個行業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瞿曉鏵也有自己的看法:“太陽能光伏行業轉型,提前到來了。”他看到的是,經濟危機不僅僅是引起需求下降、價格下降,同時它把整個行業帶入一個下降的階段,原來高速增長、自己跟自己競爭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往后整個太陽能光伏行業會有相當一段長時間的等待,然后是整合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一種新的成功的經營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將以怎樣的形式體現?瞿曉鏵三年以前就有這樣的觀點:這個行業最終會走像中國的通訊設備行業走過的路,會從簡單的組裝,到取得核心技術,到能夠掌握重要設備,然后形成自己的集成能力,最后走到海外承包大型項目。
因此,他預言,以前“只要把產品做出來就能賣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問及瞿曉鏵在這個過程中,阿特斯面臨的困難是什么?他的回答頗為巧妙:“我覺得我們的挑戰是:怎么樣能夠成為第一個在太陽能行業中商業模式轉型成功的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