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金融危機讓我們反思對新能源的瘋狂投資

        金融危機讓我們反思對新能源的瘋狂投資

        作者: 時間:2009-06-03 來源:《英才》 收藏

          截至2008年底,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1221萬千瓦,躋身世界風電裝機容量超千萬千瓦的行列,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911.htm

          中國科技部原副部長、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理事長馬頌德給出的數據是,僅2008年以來,中國對風能的投入增加了88%,對核能的投入增加了72%。

          在國家叫停煤制油項目以前,中國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項目有30多項,總投資達4000多億元。

          生物質能更在此前就已開始“躁動”,一個又一個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宣布”投資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進軍生物質能市場。

          事情遠沒有結束。盡管危機對產業影響巨大,但是投資的慣性卻讓眾多已經投身的企業停不下來,劉漢元表示,公司依然會花2~3年再投資60億元,上馬總容量9000噸左右的項目;而媒體流傳的產業振興規劃草案據說已經初定,總投資額或2萬億元。

          致命一擊 金融危機

          新能源幾乎都走過了同樣的歷程:高額利潤誘惑,瘋狂投資,產能過剩,最終泡沫破滅。

          據統計,截至2009年3月,無錫施正榮財富縮水80%,居第二位的是江西賽維彭小峰,財富縮水79%。

          人們不禁疑問,光伏行業的領先者竟然縮水8成,這個行業到底發生了什么?

          施正榮的反思擲地有聲:“中國為什么誕生這么多光伏企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財富效應,再一個是政府在后面推波助瀾,舉國上下到處在建光伏產業園,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自己也一樣推行擴張政策,揚州、揚中、洛陽、無錫、上海,多個生產基地的擴建項目同時推進,力爭2012年達到5000兆瓦產能。

          非理性的投資,透支了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應有的能量。中國太陽能產業每年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將主要原材料的價格接連推高,最貴時達到近500美元/千克左右。金融危機突襲,價格也從400-500美元/千克跌到目前的80美元/千克,硅料問題拖垮了很多光伏企業。

          金融危機對這個行業的刺激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讓這個產能嚴重過剩的泡沫行業加速破滅。

          很快,海外市場在金融危機的肆虐下淪陷。海外光伏工程推遲,取消訂單,產能過剩從隱憂變為現實……



        關鍵詞: 尚德 新能源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井研县| 新田县| 托克逊县| 孝感市| 洞口县| 吴川市| 铜川市| 馆陶县| 韩城市| 宣恩县| 曲阜市| 九江县| 桃园县| 嘉义县| 广水市| 莎车县| 中山市| 吕梁市| 乐山市| 额济纳旗| 尖扎县| 嵊泗县| 湘阴县| 西和县| 怀仁县| 莒南县| 项城市| 白朗县| 新民市| 丽水市| 樟树市| 灵璧县| 株洲市| 桂阳县| 横峰县| 黄冈市| 池州市| 嘉义县| 得荣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