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讓我們反思對新能源的瘋狂投資
賽維擴張的另一方向是向上游硅料進軍。投資120億、產能達到1.5萬噸的硅料項目早在2007年就已經在規劃,其時彭小峰已經預測到2009年硅料價格會有回落,希望可以趕在價格轉折之前賺取高額利潤。隨著硅片產能的不斷擴張,在2008年彭小峰也加速了硅料項目的生產計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911.htm外界對這一規劃質疑頗多,彭小峰置之不理。他要把光伏發電做到可以和常規能源競爭,就必須降低硅料的成本。這是他斥巨資啟動1.5萬噸硅料項目的原始動因。
同時,作為應對危機的措施之一,彭小峰還選擇了建太陽能發電站。
賽維自己的說法是,以前是生產水泥,現在是做房地產。我們要問:彭小峰有這樣的能力嗎?
新能源危機之太陽能
危機觀點:“只要把產品做出來就能賣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瞿曉鏵 轉型提前到來
2001年加拿大籍華人瞿曉鏵拿著德國大眾一筆訂單,回到中國創建了阿特斯光伏電子公司。這幾乎與同是海歸的施正榮創辦無錫尚德在同一時間,比彭曉峰早4年。
2006年11月阿特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早于2007年上市的江西賽維。
但這樣一家公司一直以來隱逸于公眾的視野之外,任光伏行業的“江湖”翻天覆地。
瞿曉鏵與彭曉峰每一兩個月就要見一次面,喝茶聊天,談行業,談發展。或有共鳴,或有分歧,兩個人依舊按照自己的風格,做自己的公司。
如果不是金融危機的到來,或許還不會顯出阿特斯的不同:在施正榮和彭曉峰財富縮水數以百億計的時候,CSI-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的財富成倍增長。2007年他財富身價8億元,2008年他的財富達到31億元。
在光伏行業,有一個說法叫做“擁硅者得天下”,這也刺激了光伏企業對多晶硅的追逐,導致其價格最高時接近500美元/千克。
瞿曉鏵曾經在加拿大ATS公司及所屬的Photowatt光伏公司先后擔任過光伏材料采購主管、亞太地區技術副總裁和光伏戰略計劃及業務開發總監等職務,他看到過多晶硅價格在10美元/千克的時候。
他判斷即使成本有所上升,這個價格也已失去了理性。按照光伏專家王長貴的說法,多晶硅的成本也就在20多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