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漫談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下)

        漫談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下)

        作者:陶然 時間:2009-05-1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1世紀進入圖像時代,大多電子產品都已有了顯示功能,業凸現其重要性。本刊幾年前就曾宣傳,應將器像一樣,作為電子工業主要基礎產品,兩種產品需要共同發展,齊頭并進。日本在電子工業結構中早就這樣定義。我國臺灣世紀初訂立的“雙星計劃”即以器視為未來發展之星。三星和Sharp都是、平板顯示器一肩挑的。在世界半導體大公司中三星穩居第二,Sharp第十九;在平板顯示器領域兩家公司是數一數二。這次我國振興計劃中首次明確將平板顯視作為發展重點,令人振奮,待看中國平板顯示器件闊步前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494.htm

          需政府特別關懷

          太陽電池是50年前美國發明的,成長于上世紀90年代,將在本世紀獲得大發展。原因很簡單,地球上今日所用的非再生能源都有用盡之日。據報道,石油還可開采40年,天然氣60年,鈾近90年,煤約150年,人類將不得不主要依靠太陽這“取之無盡”的能源。

          今日世界太陽電池產業超過100億美元,大約消費了一半的硅材料,因而與半導體業搭上關系,盡管市場規模與半導體還不可同日而語,但前程無可限量。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以日本為代表一些原以汽車電子等為目標的半導體公司,眼見汽車減產而把目光轉向了太陽電池。日本媒體有這么一句話:當下“半導體沒轍了,液晶也沒轍,就剩下了太陽電池。”

          對于太陽電池產業的統計數字目前還有點亂,日本報道它的生產幾占世界一半,但iSuppli公司最近則報道德國居首,占世界產量的27%,中國第2(26%),日本第3(16%),美國第4(14%)。我國行會消息,中國自2002年來以超常速度發展,已有近百家廠商,產能達封2000MW,成長為世界第3太陽電池生產國。日本太陽光發電研究會理事長桑野幸德指出,世界太陽電池產業很快將成長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同時,太陽電池業也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轉換效率需在20%左右繼續提高,成本再降一半,壽命從20年提高到50~100年,以及政府補貼政策不斷完善。看來目前中國太陽電池產業或許是產量頗大,技術不高,改進空間很大,希望在統一認識,相互協作中能跟上這波潮流的發展。

          世界公認,20世紀的三大高技術是電子,火箭和原子能。它們發展的共同特點是都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所謂政府意志。有的技術直屬國家需求,帶有揚國威的作用,影響特大,“春雷一聲震天響!”電子技術雖也從軍用起家,但它已發展成軍民兩用技術,且民用特色日益增強,關系民生至切,作用巨大,可謂“春風化作雨,潤物細無聲”,故而特別要求政府的關懷。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临高县| 石林| 顺平县| 莱州市| 军事| 宁蒗| 平乡县| 高平市| 呼伦贝尔市| 杭州市| 凌海市| 宁蒗| 佛山市| 普兰店市| 冕宁县| 微山县| 镇巴县| 萝北县| 微博| 开化县| 正安县| 忻州市| 平潭县| 全州县| 射洪县| 镇安县| 三河市| 乡宁县| 泰顺县| 萝北县| 通河县| 北安市| 新野县| 新余市| 肇东市| 香港| 盈江县| 韶山市| 乾安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