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摩爾定律氣數將盡?

        摩爾定律氣數將盡?

        作者: 時間:2009-04-1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這正是英特爾迄今為止給出的最高壽命極限.按目前演進趨勢,大約在2020年左右,將成為歷史.這與貝瑞特最新所說的15年完全吻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509.htm

          被誤解的和被神化的

          被英特爾一直奉為圭臬,即便是貝瑞特談及定律生命已經有限,但其許多高管一直不愿承認.

          非但如此,該公司還試圖將定律“私有化”,不斷加以懷念,沉淀.2005年春,該公司在全球懸賞 1萬美元,尋找一本40年前的老雜志.

          雜志的名稱為《電子學》.那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刊物.1965年4月,36歲的摩爾在上面發了篇文章,名叫《往集成電路里塞進更多元器件》,對產品趨勢預言了一下.

          這就是誕生的源頭了——盡管1960年斯坦福大學恩格爾伯特已發現類似規律,只是沒發表文章.

          摩爾的預言當時沒產生多大反響.摩爾當年將這本雜志借給了朋友,再也沒能找回.那時英特爾自己還都沒成立,但成立37年后,它忽然想到,這似乎是公司的“寶貝“,于是懸賞尋物.

          實際上,“摩爾定律”稱得上“定律”,完全是溢美之辭.因為,它不同于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上具有嚴格意義的定理,而只是一種基于產品發展的預測,頂多可稱為“規律”.畢竟,單位面積到底該集成多少晶體管,沒人限制你.

          而且,摩爾的預言,從誕生到成為言必稱的“定律”,其間充滿著誤解、神話的特征,還有點誤打誤撞.

          事實上,摩爾本人從沒說過這句話:單位面積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價格不變.

          CBN記者查詢到摩爾1965年的原文,它是一篇評論.原文如此表述:隨著單位成本下降,晶體管數量增加;1975年,業界將能看到,每個硅片可集成65000個晶體管.

          原文對此加了一句解釋:最低成本下,晶體管復雜度大約每年增加一倍.但沒有說明,“復雜度”是否為“數量”.

          而摩爾本人非但沒有稱它為“定律”,之后還對它做了多次修正.1975年,他在IEEE組織會議上作了題為《數字集成電路的發展》的演講,將上面的敘述改成:今后10年,新的斜率說明,大約每兩年增加1倍而不是每1年增加1倍;1997年9月,在接受《科學的美國人》采訪時,摩爾親口強調,他當年說的是,每兩年翻1番,而不是每年翻1番,并堅定地說,從來沒有說過“每18個月翻一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剑河县| 上林县| 库车县| 大理市| 从化市| 宜州市| 汝南县| 巴中市| 楚雄市| 法库县| 读书| 汉阴县| 文山县| 天柱县| 白山市| 巩留县| 富宁县| 宁安市| 沙湾县| 八宿县| 随州市| 海安县| 班戈县| 新昌县| 霸州市| 龙口市| 香港 | 武乡县| 乌什县| 邵阳县| 山丹县| 洞口县| 隆子县| 宁安市| 济南市| 获嘉县| 宣威市| 陵川县| 元氏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