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國面板集結號:千億投資沖刺第三極

        中國面板集結號:千億投資沖刺第三極

        作者: 時間:2009-04-1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與此同時,經過過去五年的發展,大陸在TFT-LCD制造以及相關原材料、下游模組生產方面積累了一定技術與規模。目前,所有巨頭都在大陸設立了后段模組廠,以吳江、蘇州、南京、寧波為首的長三角區域和以東莞、廣州、深圳、福州等為首的珠三角區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模組生產地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413.htm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認為,中國大陸平板產業鏈已經具有一定規模,若能適時向上游核心技術產業延伸,未來將非常具有競爭力。

          與此相對應的是,大陸發展產業的國際產業環境也在發生積極變化。

          中國臺灣地區大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面板產業分析師黃欽勇接受采訪時說,金融海嘯使得日本和韓國放緩了過去十年競相投資設備、產能的競賽,開始重新檢視電子產業的角色與功能。特別是韓國,該國的高負債比率使得政府對下一代核心技術投資捉襟見肘,這為中國縮短技術差距贏取了時間。

          由于韓幣的貶值,獲得比較成本優勢的韓國面板廠正針對中國臺灣地區面板業開始新一輪的“低價絞殺”,這使得后者不得不積極突圍,更緊密地與大陸品牌彩電廠商展開合作。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技術、人才以及產品方面的密切合作,對于剛起步的中國大陸面板業發展非常有利。

          目前全球TFT-LCD面板生產線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其中,大陸的面板產業剛開始萌芽,仍以顯示器及手機用中小尺寸屏生產為主,應用于電視的大尺寸面板生產為零。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則在TFT領域有領先優勢。

          就產業投資和市場占有率來看,日本廠商對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投資最為積極;韓國在筆記本等面板出貨量方面高居世界第一;中國臺灣地區在顯示器用面板的出貨量領先,與韓國各抱走一半的市場。至于在電視用面板方面,中國臺灣地區與韓國的出貨量規模相當,皆擁有四成左右的市占率。

          “現在是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突圍的關鍵時期。”黃欽勇認為,大陸若能借此時機實施“趕超戰略”,將大大縮小與日韓企業的技術差距。

          在實施“趕超戰略”方面,韓國是個成功的典范。1990年前,日本囊括了全球九成以上面板產能。1995年,韓國首次進行了2代線的量產,加快腳步追趕3代以及3.5代的投資,但截至1997年,韓國的全球市場占有率不到8%。

          在1997年和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韓國改以低價策略強攻市場,終于從日本手中搶下面板生產寶座。從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中,韓國三大面板廠三星、LPL和現代集團(2003年TFT部門被收購)營收暴增三倍,從此奠定了韓國在面板產業的領先地位。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關鍵詞: 京東方 液晶 面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汾阳市| 治县。| 连城县| 保定市| 望谟县| 深圳市| 探索| 水富县| 财经| 南投市| 易门县| 启东市| 九龙坡区| 汉阴县| 武定县| 盐津县| 安化县| 开封县| 中江县| 水富县| 桃园县| 景谷| 攀枝花市| 都江堰市| 商河县| 鄄城县| 塘沽区| 静海县| 鱼台县| 垣曲县| 增城市| 尼玛县| 凤冈县| 靖宇县| 宿州市| 驻马店市| 彰武县| 巴林右旗| 昭觉县|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