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規劃為電子行業裝上創新的發動機
長期以來電子信息業仿佛一架高速運行的列車風馳電掣風光無限。但猛然間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降臨讓這輛列車不得不放緩了前進的步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411.htm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進一步顯現,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下行趨勢更加突出。據統計,2009年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出口、利潤均呈現負增長,軟件產業收入增速大幅回落。
各行業均呈現負增長局面。電子元器件行業下滑幅度最大。1-2月,電子器件、電子元件行業銷售產值分別下滑20.4%和18.7%,比全行業平均降幅高7.1、5.4個百分點,成為各行業中下滑最快的兩個行業。兩個行業占全行業比重均比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是什么讓電子信息業呈現頹勢?外因不可否認但內因才是根本。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這個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有兩條腿始終是“瘸”的:一是產業長期重市場輕技術二是自主創新缺失。雖然中央從2005年前后就已經開始提出自主創新發展戰略但經濟發展的順境讓這個主旋律不得不成為伴奏。
金融危機的爆發更將這個產業跨越式發展所積累的深層次問題暴露無遺。是快速發展還是就此沉淪?電子信息業面臨抉擇。答案只有一個:唯有擁有核心技術唯有自主創新。對于中國的集成電路企業來說自身發展需要苦練內功自主創新發展核心技術這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源泉。如果將企業的自主創新比喻為“種子”那么“種子”發芽需要肥沃的“土壤”而關于自主創新的有關立法就是這片“土壤”,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如是說。
期待已久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12日終于出臺。《規劃》提出,今后三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計算機、電子元器件等九個重點振興領域展開,分別為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通信設備、信息服務、信息技術應用;在未來三年內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三個骨干產業穩定增長,突破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三個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政府將從七個方面出臺配套措施,以爭取三年內確保電子信息產業穩定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計劃三年內電子信息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不低于0.7個百分點。《規劃》的出臺無疑為行業的發展裝上了自主創新的發動機。規劃中制定的三大重點任務,五大政策措施和六大工程都讓我們看到了自主創新的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