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半導體業下滑 盲目裁員壓力大
中芯國際相關人士記者表示,應對危機中芯國際開源節流,當初在成都布局除了考慮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完成戰略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032.htm中芯國際于2004年在成都投資建立封裝測試廠,其總裁張汝京曾坦言,成都在土地、人力等方面的成本相對便宜,對芯片后端封裝的某些方面來說更有優勢。中芯國際相關人士表示,“成都人力、土地便宜只是一個因素,但如果算上運費、時間,整個成本未必便宜,更重要的是考量大西北地區半導體產業潛在的條件與配套,完成在大西北地區的布局。隨著去年在深圳布點后,中芯國際完成了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武漢、深圳的菱形布局。因此,接下來就是全力實現效益化。”
2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2008年第四季度營收為2.725億美元,比上一季度下滑27.5%,同比下滑31.1%,主要是由于晶圓出貨量下降25.1%,第四季度凈虧損1.245億美元。
該人士稱,半導體行業盈利的前提是規模化生產,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半導體行業產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業績會受到影響。“我們現在應對的措施是開源節流,開源主要是向外尋找機會,爭取大客戶、大訂單,比如我們近日才跟大唐電信合作,挖掘3G 商機;節流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將員工的季度獎金減少,但基本工資不會變化。”
對于目前上海一些工廠采取四天工作制保員工就業,該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暫時沒有考慮,但不代表將來不會考慮,現在還很難預計半導體行業復蘇的時間,最起碼上半年日子會很艱難。“我們現在不會盲目裁員,因為半導體行業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如果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裁員,一旦經濟復蘇,還得重新招聘,重新培訓,裁員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現在很多大訂單都來自海外,事實上,中國的內需市場很大,但國內IC設計公司很難設計出尖端的產品,如果這方面有所提高,相信會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機遇。”該人士說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