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拜登政府推出了《芯片法案》,旨在推動美國芯片制造業回流。為此不惜計劃拿出527億美元,對赴美建廠的企業進行補貼扶持。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三星電子以及臺積電等等,都陸續前往美國建廠。但是,等臺積電真的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等計劃投資建廠后,美國所承諾的補貼遲遲未到。不僅如此,事實上如果仔細看《芯片法案》的內容就會發現,里邊隱藏著許多風險。比如其中規定,假如企業所獲得的利潤超過了一定額度,就要和美國政府進行分利。而且所分享的利潤不會超過補貼的75%。不僅有讓利,另外還有一些附加的限制條件,比如
關鍵字:
臺積電 中芯 MCU
本周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紛紛發布了2022年財報,兩位晶圓代工大陸龍頭在營收凈利潤上均創下新高,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電子依舊疲軟等情況,二者在新的一年加速擴產,挖掘新的賽道。01中芯國際營收利潤均創“新高”,多地擴產放量在即3月28日,中芯國際發布2022年年報,其營收、凈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營收實現495.16億元,同比增長39%;歸母凈利潤121.33億元,同比增長13%;扣非凈利潤97.64億元,同比增長83.4%。△Source:中芯國際財報截圖報告期內,中芯國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48
關鍵字:
中芯 華虹 產能擴張
中芯國際受限確實會加劇目前芯片產能吃緊的狀況。有芯片公司副總裁表示,A股上市公司里,兆易創新受影響較大。但同時,將會利好華虹國際半導體,以及國產設備與材料廠商。
關鍵字:
中芯 兆易創新
近期,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臺積電稱:3nm芯片工藝制程將在明年上市,在后年將大規模量產,并且2nm、1nm制程根本不是問題。消息一出,很多人對此感到震驚,要知道我們國內的中芯國際14nm制程才剛剛量產,看來我們的差距不是一丁半點啊,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差距到底在哪?據悉,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研發不如買"的思想,沒有研發出更好的技術,所以一直都是依賴于美國高通等企業,但是最近兩年美國對我國的芯片進口進行了限制,使得我國的很多企業被卡了脖子。也因為這些原因,中芯國際一直處
關鍵字:
臺積電 中芯
新年伊始,位于浦東張江哈雷路上的中芯南方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南方廠)內,一顆顆芯片正“新鮮出爐”,“新”在于芯片生產線是國內首條14納米生產線。該工廠也是目前中國大陸芯片制造領域的最強者中芯國際最先進的生產基地。
關鍵字:
中芯 14納米 浦東
近日,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項目完成首臺工藝設備的進場安裝,這也標志著“中芯紹興”項目建設進入投產前的準備階段。
關鍵字:
中芯 紹興 集成電路
目前在國內集成電路領域,上海市無疑已成為國內“產業最集中、產業鏈最完整、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地區。據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達到1180.62 億元,同比增長12.2%。這是繼2014年以來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為推動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2016年1月,上海成立了一只500億元的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主要分為100億元的裝備材料基金、100億元的設計基金、300億元的制造基金。據了解,該產業
關鍵字:
中芯 中微 IC
自2000年建成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賠錢的中芯,為何走過了近20個年頭,還是與臺積電的技術差距仍然沒有絲毫縮短,甚至漸行漸遠?
關鍵字:
中芯 臺積電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1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芯片加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向全球最大的芯片設備制造商——荷蘭ASML訂購了首臺最先進的EUV(極紫外線)光刻機,價值1.2億美元。目前,業內已達成共識,必須使用EUV光刻機才能使半導體芯片進入7nm,甚至5nm時代。今天,中芯國際方面對觀察者網表示,對此事不做評論。 消息稱,這臺幾乎相當于中芯國際去年全部凈利潤的設備,將于2019年前交付。 ASML發言人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該企業對包括中國客戶在內
關鍵字:
中芯 EUV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已經訂購了一臺EUV設備,在中美兩國貿易緊張的情況下,此舉旨在縮小與市場領先者的技術差距,確保關鍵設備的供應。EUV是當前半導體產業中最先進也最昂貴的芯片制造設備。
中芯國際的首臺EUV設備購自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價值1.2億美元。盡管中芯目前在制造工藝上仍落后于臺積電等市場領導者兩到三代,此舉仍突顯了該公司幫助提升中國本土半導體制造技術的雄心壯志,也保證了在最先進的光刻設備方面的供應。目前包括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等巨頭都在購買該設備,以確保
關鍵字:
中芯 EUV
美國封殺中興引發大家激烈探討“缺芯少魂”的議題,日前DT君提出關鍵在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18年來,仍是面臨嚴重人才荒的方向,引發行業內廣大回響,根據DT君了解,素有”中國半導體之父“之稱的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日前第三次創業,首次將協同式IDM項目落地成立芯恩集成電路,除了集結前中芯近10位離職副總擔任“老師傅”角色,更將與青島大學合辦“微納科技技術學院”,積極栽培大學本科學生,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訓再貢
關鍵字:
中芯 晶圓
這也是我國首條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生產線以及國內規模最大的8英寸半導體硅片生產線。
關鍵字:
中芯 晶圓
國內晶圓制造28納米制程再獲突破,根據廈門日報報道,近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下稱“聯芯”)順利導入28納米制程并量產。
聯芯是由廈門市政府、聯電以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三方合資新建的12寸晶圓代工廠,其28納米制程技術就來源于聯電。
今年一季度,聯電正式量產旗下最新的14納米制程技術,按照相關規定,可以向子公司聯電輸出28納米技術。
所以在今年三月底,聯電就表示,將盡快推動聯芯導入28納米制程。
沒想到布局速度這么快,剛過去一個多月,聯芯就實
關鍵字:
中芯 聯芯
日月光與矽品合組產業控股公司,若能整合資源,掌握籌資能力,可望在大陸推動當地半導體產業鏈政策的背景下,配合臺積電、聯電、力晶進駐大陸興建晶圓代工廠,就近提供封測產能,于這波大陸晶圓代工產能擴充潮中,發揮較先前互相競爭時更高力量,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
臺積電進駐大陸興建的12吋晶圓廠將落腳南京,預計采16納米制程自2018年下半量產,主要鎖定海思與展訊等大陸客戶。
盡管臺積電已擁有封裝產能,并布局CoWoS與InFO等高階封裝技術,然其大陸12吋廠初期將不具備高階封裝產能,換言之,此將成為日
關鍵字:
中芯 晶圓
雖然大陸中央及地方政府日益看重當地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也不斷想出更多政策法令及租稅優惠,試 圖加速大陸半導體業者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不過,大陸半導體產業至今并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龍頭級公司,在各地半導體廠多數仍在摸石子過河、多頭馬車的亂象 下,往往一再延宕各級政府期望目標的達成時間。
但中芯國際及長電集團上、下游結盟的新作法,一方面 可以擁有虛擬整合元件廠(Virtual IDM)的品管保證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可借由大陸內需市場,來獲得國內外IC設計公司的訂單支持,更明顯符合大陸對于當地半導體產業中
關鍵字:
中芯 長電
中芯介紹
'''中芯國際'''成立于2000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擁有三座芯片代工廠,包括一座后段銅制程代工廠。此外,中芯已收購其第四座位于天津的8英寸芯片代工廠,稱之為“七廠”。同時中芯在北京的12英寸廠已在2004年七月開始投產。中芯國際一廠于2003年5月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2003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補充說明:截止2009年5月,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廠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