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勝利結束
歷時近5個月的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8月初正式落下帷幕,經過選手提交作品、現場答辯和專家的多輪評議,最終結果揭曉,共13支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其中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周貴斌、陳昌能、李佳明的參賽作品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助系統捧得英特爾杯,他們的指導教師為秦華標。一等獎獲獎名單如下:
本次大賽一個亮點就是眾多境外參賽隊參賽,不僅參賽隊伍數量超過往屆,參賽學校也都是各自國家和地區理工類的翹楚,這也說明我們舉辦的英特爾杯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正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大學生嵌入式競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競賽的水平。本屆國外和中國香港地區具體參賽名單如下:
國外(每所大學各1隊參賽):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馬來西亞多媒體大學(MMU)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印度: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2007年印度大學排名榜第一)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rnataka, Surathk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na University
I 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pur(2007年印度大學排名榜第四)
•美國
馬薩諸塞洛厄爾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
中國香港(每所大學2隊參賽):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競賽作品巡展
項目名稱:隨鉆測井實時地質成像系統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 參賽隊
隨鉆測井是指鉆井的過程中實時地測量地層巖石物理參數,并將測量結果實時處理加工后由井下送到地面數據中心進行處理,形成軌道、地層評價進行鉆探工藝決策。
本系統能夠實時接收井下發回的數據,并進行高速數據處理,計算并顯示出各類實時參數,并且能夠繪制出鉆井的三維軌跡圖,通過觸摸屏的輸入方式,簡單方便的進行數據查看、分析;除此之外,系統還能夠從與遠程數據庫獲得鉆井軌跡設計圖,用于與實際軌跡圖進行比對,從而能夠方便、準確地幫助開采人員對鉆井軌道就行校正。
本系統充分利用開發板的資源,利用開發板便攜、具有高性能的雙核CPU并且工控級的水平能夠進行惡劣現場的數據采集,實時顯示。本系統由便攜主機、觸摸屏、無線網絡與遠端地質數據庫和必要的串行總線下的地質傳感器接收板所構成。
項目名稱:搜尋機器人介紹
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參賽小組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場合需要人們去完成一些搜尋任務,這些任務可以用機器人代替。該機器人能在人不方便進入的區域內完成搜尋目標和探測環境的任務。其具體功能如下:
* 通過無線方式完成所有控制;
* 在柵格化的全局地圖內進行自主路徑規劃。機器人在移動過程中利用視覺實時探知未知障礙物、測量障礙物和機器人的距離及角度并根據障礙物在全局地圖中的位置,采用有效的算法計算出最優路徑,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到達目的地;
* 通過視覺在全局地圖內尋找目標并進行動態目標跟蹤;
* 通過PID定點跟蹤算法,出色執行控制終端給定的任意路徑;
* 通過機器人的發聲系統和語音識別系統實現簡單的人機交互;
* 通過攝像頭采集的圖象信息可以實時監視機器人周圍的環境信息。
項目名稱:"TransCube"基于Visual Hull算法的立體傳真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沈悅雯 朱瀝可 慕騰飛
傳統傳真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漸漸無法滿足人們的對傳輸信息的更高需求。因此本項目提 出概念化的3D數字傳真機的設想。特點如下:
a. 目標對象可以是立體的絕大部分物體,不再局限于紙質材料;
b. 對若干物體照片中的對象提取來恢復立體模型;
c. 傳輸通道由PSTN、LAN、WIFI等多網絡復合組成。
在項目中自行配置了立體傳真機的原型系統。系統主要由圖像捕獲預處理、基于VisualHull算法的3D建模及恢復、多網絡傳輸、系統并行計算優化四大主要模塊構成。在建模精度、計算時間、系統穩定性方面是項目關注點,并且已經實現基本功能。
項目的未來發展方面主要會在增廣適用對象、提升實時性、優化重建效果方面,來衍生一些例如"親身體驗"的健康電子競技的更生動、更實用的應用。
“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簡介
由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主辦、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英特爾公司大力資助(should be 協辦),并得到ARM (中國) 教育計劃和微軟大學計劃的支持,首屆2002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于200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在全國6個賽區同時舉行。競賽要求參賽隊自主命題、自主設計,三個月內獨立完成一個具備一定功能的應用系統。共有15所高等學校、28個代表隊的84名同學參賽。
此后,大賽在偶數年舉辦,2004年和2006年成功舉辦了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2006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邀請了70所高校(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158個隊參加。西南交大和香港中文大學代表隊作為最終獲勝隊伍捧得“英特爾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