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芯片銷售破記錄 芯霸各顯神通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傳統產業遭受原料和能源價格上漲雙重壓力等多種不利因素下,中國企業面臨嚴峻考驗。馬云、馬化騰等企業家接連發出“過冬”信號。長期疲于應付日韓巨頭和“山寨機”圍剿的本土消費電子品牌也難逃“寒冬”。如何“過冬”,成為中國消費電子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7561.htm整個行業盈利能力下降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本土消費電子行業進入到一個比較艱難的時期。消費電子三大領域彩電、手機及空調,增速都明顯下降。
今年上半年,彩電增長率下降較大,由去年的150%下降到了今年的39%。此外,我國彩電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步被日、韓企業所蠶食,盈利能力下降。
同時,手機行業也面臨“拐點”。今年1-5月,手機市場16%的增長率創4年來最低,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為31%左右。而受氣候影響,空調產品的旺季沒有旺起來,1500萬庫存成空調企業巨大包袱。
造成我國消費電子行業現狀的原因很復雜。家電觀察家劉步塵昨日表示,“除了全球經濟的影響之外,中國本土品牌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其實,中國消費電子領域在前幾年就顯露出發展滯緩隱患”。
堅持國際化戰略
“在成本優勢逐漸缺失之后,本土消費電子企業若想化解當前危機、形成堪與國際巨頭抗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得放眼全球,在國際化進程中變革求新。”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昨日表示。
陸刃波認為,中國消費電子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的國際化道路,“聯想、TCL、華為等率先走上國際化道路的企業的經驗都值得中國其他消費電子企業借鑒”。陸刃波強調,本土消費電子企業應通過國際化改革,在全球范圍內優化整合供應鏈,整合全球資源,“以全球對抗全球才是王道”。通過優化全球供應鏈,企業可盡量在每一個運營環節上壓縮成本。在這點上,TCL新歐洲業務中心的表現也頗為突出。從前年末歐洲業務改組,新歐洲業務中心成立以后,通過與大型連鎖分銷商的總公司進行合作,采用端到端直接配送,歐洲業務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產品創新是關鍵
僅僅整合全球供應鏈、降低運營成本還不足以支撐本土消費電子品牌從日韓巨頭和“山寨機”的聯合圍剿中突圍。企業要想獲得長期成功,創新更重要。
據悉,聯想已建立了以中國北京、日本東京和美國羅利三大研發基地為支點的全球研發架構,希望借創新來提升其競爭力,應對國際巨頭與“山寨機”的聯合圍剿。這里所說的創新并不僅僅指狹義的核心技術創新,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張新生所說:“創新不僅是核心技術創新,核心技術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本土企業應該從消費者喜好的角度出發,在應用層面上尋求產品創新!”TCL也表示,本土消費電子品牌即便無法在短期內征服所謂的核心技術,依舊可以在消費者應用層面上尋求產品創新。這其中包含了兩個關鍵能力,首先是對市場與消費者的洞察能力;其次是糅合各種技術的整合能力。華為也表示,海外業績斐然,創新是其主要推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