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前夕展示項目
在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8月19日-21日)召開前夕,英特爾公司向媒體介紹并展示了以“連接真實生活與數字世界的橋梁”為主題的相關研究項目。以下概括了技術展區所展示項目的主要內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7146.htm互聯可視計算
“智能汽車”使用計算機識別和跟蹤物體,為駕駛員提供幫助并提高安全性
英特爾的 Ct 編程研究旨在擴展C/C++語言,幫助程序員高效地編寫高度并行和可擴展的軟件,以便充分利用英特爾目前的多核處理器和未來的萬億級處理器。東軟公司與英特爾共同開發了用于“智能汽車”的概念驗證原型,使用計算機跟蹤物體以幫助駕駛。
連接與共享
發現并使用附近技術的移動設備
通過允許用戶創建強化的移動計算體驗,動態可組成型計算克服了小型移動計算機本身的限制。該技術可以無線集成附近計算機上的顯示器、網絡、傳感與處理器等更多有用的資源。通過允許PC游戲使用兩個附近的超便攜PC作為游戲控制桿,以及共享板載動作感應器,本演示體現了可組成型計算的價值和豐富性。
無線服務發現功能強化移動設備
移動設備可以進行強化后與其他附近的設備實現無縫、無線的媒介交換和資源使用。802.11基礎設施與P2P網絡展示了高效設備發現與第2層服務發現帶來的巨大好處。這不僅大幅縮短了發現的延遲時間,而且提高了能效。
針對無線顯示的靈活壓縮
本演示將展示用于移動設備的遠程無線顯示解決方案,針對視頻和辦公軟件進行了優化。這一解決方案基于H.264編解碼器,可以根據帶寬、延遲和質量限制等因素調節能耗。
無線遠程圖形渲染
圖形密集型游戲在遠程顯示器上的無線輸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系統傳送的龐大圖形內容很容易超過可用的無線帶寬。通過在圖形 API 級攔截高級 3D 圖形原始數據單元并發送到遠程端進行渲染,遠程圖形渲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針對遠程顯示的智能層選擇
由于電池續航時間有限,移動設備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最小化通信和計算資源的消耗。本演示通過考慮視頻流或游戲等應用類型和可用資源,例如遠程顯示是否支持OpenGL,來確定如何通過無線方式向遠程顯示提供內容。
感應與環境感知
環境——自動化日常決策
本演示展示了環境感知計算如何幫助商務用戶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計算需求。配備了通用環境感知計算框架的移動設備可以監測用戶的活動情況。通過對用戶的日程、交通信息及地理位置的跟蹤,可以確保用戶在下班后有充足的時間去幼兒園接孩子。本演示還展示了如何與其他用戶共享環境信息。雖然所展示的只是一個特定應用實例,但這一演示表明了環境感知計算框架可以用于各行各業的眾多應用情景。
移動用戶界面(UI)
演示中的帶傳感器的腕表探測到手的動作,并通過無線方式把手勢信息傳輸給移動互聯網設備以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改變視頻的音量。微妙的手勢加上音頻反饋讓人們在指尖變化之際就能享受高度直覺感應的移動交互。具體優點包括:
高度直覺感應,隨時訪問
低認知負載,低浸入
利用環境了解用戶意圖
病人環境信息遠程交付——遠程醫療技術
想象一下未來不管醫學專家離你多么遙遠,他都可以如同在你身邊一樣了解你的健康狀況和歷史信息。目前一般的遠程醫療中,本地護理人員和遠程專家還是需要通過口頭交流、輔以數據支持才能實現。利用本項目展示的研究原型,通過與現場技術人員的合作,遠程醫生可以收到所有必需的關鍵數據以及所服用的藥物和其它療法等情景信息以及語音和照片注解等。這項研究工作使英特爾研究人員深刻地了解到未來要解決農村地區、急救服務和災難幫助等醫療需求所需要的技術。
移動健康管理
想象一下,未來能夠輕松地記錄人類的日常行為及身體的反應,從而可以實現對人體活動和食物攝取的管理。這可以實現更好的體重控制并降低未來發生慢性疾病的危險。本項目所展示的全面研究原型即將投入試用,以便進一步了解和驗證此項技術及其使用要求,從而實現人類的移動健康管理。
步態用戶識別
根據每個人獨特的步態可以實現對用戶的識別。這將可以實現在家庭等環境下根據個人的偏好自動調整室內溫度和音樂。
DermFind
本演示展示了一種用于黑素瘤檢測的互動式決策支持系統,臨床醫生可以通過該系統取得皮膚損傷的圖像,并檢索大型醫療圖像數據庫進行對比。與類似病例相關的診斷/治療信息可以幫助醫生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
干細胞跟蹤
干細胞研究的臨床應用為醫藥革命帶來了曙光。所面臨的挑戰仍然是了解細胞生物學和干細胞制造。需要利用工程工具來研究細胞行為以及相關的干性。英特爾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全自動計算機影像系統,可以使用縮時相差顯微鏡同時跟蹤和分析數千個細胞。
瀏覽未來的錢景
數字技術的發展也在改變貨幣,傳統的紙幣和硬幣開始變成移動設備、智能卡和虛擬世界中抽象的數字。根據貨幣創新的民俗學研究,英特爾社會學家和設計人員一直在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數字支付、匯款和銀行業務在未來的發展情況,并通過動畫短片描繪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某些場景。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