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誰在顛覆手機市場格局
的確,天宇朗通、金正這些曾經的山寨機廠商在這一正一負的市場格局變化中扮演的角色不容低估。甚至有報道說,天宇朗通的出貨量已位居內地手機廠商第一。
在天語手機和它的品牌擁有者天宇朗通成了近期媒體報道的熱點的時候,我們應該透過這些關鍵詞去搜索手機市場變革的真正力量所在。
確切地說,能夠顛覆市場格局的力量只有技術的變革和用戶的需求,天宇朗通這樣的弄潮兒只不過是順應了這一潮流罷了。我們可以從手機發展的歷程中找到答案。
從第一代的大哥大到2G的GSM或是CDMA,手機在完成了從模擬通信體系向數字通信體系轉變的同時,手機也從單純的語音通信平臺發展成了包括短信等數字業務在內的綜合通信業務平臺,手機的硬件架構也從不可更改應用的所謂標準的嵌入式系統,逐步向PC這一通用計算平臺的架構靠攏——強調CPU和操作系統的性能、可加卸載多種應用程序、注重圖形用戶界面等。手機已經成為計算機而且比早期的PC性能高得多。當然,手機在繼承了PC優點的同時,也接受了PC的缺點,比如說PC平臺上病毒的泛濫。
繼而GPRS、CDMA1x等2.5G技術的引入則使移動業務完成了從語音為主到數字業務的轉型。如果說語音是通信廠商的專利,那么,數字則是計算廠商的專長。
這是通信市場一次不容忽視的改朝換代。手機架構的計算化和手機業務的數字化,是計算廠商在手機市場逐步取代通信廠商的原動力。如今蘋果的iPhone、英特爾的MID(移動互聯網裝置)、Google的gPhone遭受的追捧便是很好的實例。
如果說摩爾定律在PC領域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計算性能的提高,那么,摩爾定律在手機領域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隨著晶體管集成度提高引發的片上系統(SoC)的趨勢。在SoC的作用下,手機內集成電路數量最終將減少至1片。當手機硬件技術的復雜性被隱藏在芯片中后,通信廠商手中的手機硬件復雜性技術壁壘也將喪失殆盡。
PC上的開放之風橫掃手機市場只是時間的問題。Google基于Linux的gPhone和英特爾明年推出的僅支持Linux的二代MID引領開放之風,而蘋果最近決定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iPhone平臺以及諾基亞決定開源Sybian操作系統應該視為對gPhone和MID的應對之策。至此,傳統手機整機廠商能做的只有外殼設計和市場營銷了。天宇朗通的跳高和摩托羅拉手機的蹦極也可以解釋了。
手機市場雖在變局但遠未定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