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保護敏感IC元件

        保護敏感IC元件

        作者:加州微元件公司 Joe Salvador 時間:2008-07-22 來源:今日電子 收藏

          為了成本,集成度和性能等指標,采用高速串行數據接口,并且減小半導體制造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種較小的器件更容易受到較低電壓和電流所造成的靜電損傷。另外,用于高速數據線上的低電容保護器件在電容減小的同時,動態電阻會變大,這會使它們保護系統敏感的能力變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059.htm

          對于傳統的保護方案,強大的靜電放電保護與良好的信號完整性是一對矛盾。有一些根本無法在保證信號完整性的同時,有效地進行保護。

          數據表說明書

          系統設計者通常用器件數據表上標注的ESD等級來比較其ESD保護能力。然而這些等級僅僅適用于單獨的ESD器件,而不代表它們所在的工作系統。

          一個ESD等級標注為8kV的設備,可能會使2kV或者更低的系統級測試失敗。有時,一個標注為15kV的器件對系統提供的保護可能還不如一個8kV的器件。大多數系統設計者用來比較ESD器件的主要參數根本無法顯示實際的系統層次的性能。

          系統IC常常會因為過電壓、過電流或者同時受到兩者的作用而受損。很多系統設計者都知道連續電壓會使IC遭到損傷,卻沒有意識到大電流往往是ESD損傷的真正原因。


        圖1 在傳統的ESD保護體系中,靜電放電保護與信號的完整性是一對矛盾

          ESD保護器件可以將大部分電流引入地下,并且將作用于之上的電壓限制在擊穿電壓之內。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它們的鉗位電壓和剩余電流(未被ESD器件分流的電流),來比較ESD器件的性能。但是,實際情況卻遠不是如此。

          鉗位電壓

          在實際測試中,廠家所發布的鉗位電壓是在給器件施加一個上升時間為   8μs,持續20μs的脈沖的情況下確定的。

          大多數產品數據表所示的鉗位電壓都是通過對器件施加1A脈沖確定的,有時也會采用電流強度更高的脈沖。這種脈沖可重復獲得,并易于測量,因此被廣泛采用。但不幸的是,這種脈沖并不等價于ESD脈沖。ESD脈沖只有1ns的上升時間,持續60ns。除此之外,IEC 61000-4-2第4級電擊中,峰值電流為30A的鉗位電壓和在1A脈沖作用下也有很大區別。

          采用標準1A脈沖,大多數半導體ESD保護二極管的鉗位電壓一般都會標注在8~15V之間。但在8kV的IEC 61000-4-2標準測試中,這些二極管的峰值鉗位電壓則會達到50~100V,這是由二極管的其他特征,如動態電阻值所決定的。

          有一些ESD制造商還會提供ESD脈沖波形圖,但是這同樣很容易讓人誤解。例如,制造商經常采用衰減器來保護測試儀器不受損傷。可是數據表中的波形圖并沒有將衰減器的影響包括在內,這會使標注的鉗位電壓存在5~10倍的誤差。

          雖然不能僅僅通過大多數數據表上提供的鉗位電壓來比較ESD的性能,但是,通過仔細閱讀分析它,我們卻可以了解器件的相對性能。

          其他因素

          被保護的鉗位電壓基于幾項因素,包括ESD二極管的擊穿電壓,二極管的動態電阻以及流過二極管的電流量。雖然數據表上標注的鉗位電壓并不準確(通過對其施加8~20μs的脈沖電壓來實現,與實際ESD脈沖有很大區別),但是我們同樣可以恰當地利用它們來比較器件的性能。

          在簡化模型中,鉗位電壓會隨著電流線性增加,這個函數的斜率就是二極管的動態電阻。

          大多數ESD器件制造商都會提供1A鉗位電壓值,動態電阻值,或者兩個不同電流強度時的鉗位電壓值。這樣,我們很容易就能計算出器件的動態電阻。例如,一個器件在1A電流下的鉗位電壓為10V,而在5A電流下鉗位電壓為15V,那它的動態電阻就等于(15-10)/(5-1)=1.25Ω

          動態電阻值是確定實際鉗位電壓時最重要的因素。考慮兩種器件,一個在1.0A電流強度下具有8V鉗位電壓的器件,一個在1.0A電流強度下具有10V鉗位電壓的器件,哪一個在ESD沖擊中的表現會更好?

          8V的鉗制也許看起來會更好,但這或許不是真的。假如B器件(10V鉗位電壓)的動態電阻僅為1Ω,而8V鉗位電壓器件的動態電阻達到了2Ω,那么30A的電流下,A器件的鉗位電壓就為8+29×2=66V,而器件B卻為10 + 29×1 = 39 V。這樣B就成為更好的選擇。

          通過ASIC的電流大小也與保護電路的動態電阻有關。當電路的動態電阻增加時,被保護器件中的電流也會成比例增加,從而導致ESD損傷的可能性增大。

          設計者應該選擇一種保護器件,使它分流盡可能多的電流,并使通過ASIC的剩余電流盡可能的減小。這個電流會隨著系統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不能按數據表上的值照搬。不幸的是,很多情況下,ESD保護器件制造商不會為用戶提供直接的動態電阻值。不過這可以通過幾組鉗位電壓值來估計。

          通常,ESD二極管的動態電阻在1~3Ω之間,而變阻器和干擾抑制器之類的其他器件的動態電阻則有20~40Ω。可見,ESD二極管是靜電放電保護的最好選擇。

          傳統的ESD保護措施

          圖1所示是發生擊穿時,傳統的、單級ESD保護器件所起的作用。其中包括:(1)電壓被鉗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以盡量減小ASIC兩端的電壓。(2)保護器件將電流旁路至地面,避開了AS。(3)ESD電擊結束后,保護器件將恢復到高阻狀態。有些器件,比如聚合物,可能需要24小時才能恢復到初始狀態,所以理解這個特性非常重要。

          減小ESD保護器件的動態電阻將會減小ASIC兩端的鉗位電壓,并會減小漏電流。隨著最新的AS越來越敏感,傳統的ESD保護方案已經無法為一些ASIC提供足夠的保護。

          新型解決方案

          的PicoGuard XP等方案的特點是一種創新的兩級設計,將兩級ESD保護和電阻串聯,放在同一個封裝內,以減少到達ASIC的電流。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 系統從第一級開始鉗制。第一級的漏電流通過串聯電阻進入系統的第二級。

          ● 第一級漏電流中的大部分都被第二級從連接到ASIC的通路中分流,與單鉗制保護架構相比,這樣做顯著減少了ASIC處的電流。通過這種二級鉗制,同樣也可以減小鉗位電壓。

          在一個例子中,采用CM1231,ASIC的鉗位電壓從傳統ESD二極管的6kV以下增加到10kV以上。CM1231是首例采用PicoGuard XP構架的器件。

         



        關鍵詞: ASIC IC元件 ESD CM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章丘市| 娄底市| 香港 | 巴中市| 阳原县| 普定县| 金湖县| 双牌县| 宁强县| 河北区| 肃宁县| 西藏| 博野县| 洪洞县| 太原市| 三江| 六枝特区| 辽中县| 中西区| 三明市| 呼和浩特市| 宜春市| 古田县| 东宁县| 石屏县| 洪泽县| 剑河县| 邳州市| 库尔勒市| 宁陵县| 盐池县| 六安市| 临城县| 安阳市| 石阡县| 乌苏市| 海安县| 枝江市| 宜都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