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無線城市”的商業前景在哪里

        “無線城市”的商業前景在哪里

        作者:馬曉芳 時間:2008-07-0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無論你走在城市的哪一個角落,隨時都可以停下來,拿出你的或者沖沖浪、上上網。不管是對于離不開網絡的IT工作者或者是普通用戶來說,這一生活方式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132.htm

          從6月底開始,北京的無線網絡已經可以向用戶提供免費服務。隨著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項目的逐步落實,這一生活方式正切切實實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記者在近日的體驗中發現,北京的CBD和金融街已經實現了無線信號的良好覆蓋,三環以內的信號也能達到3格左右的水平。隨時隨地上網的用戶體驗能明顯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雖然有用戶需求作為推動,但在全球范圍內發展了十年之久的“”計劃,卻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作為樣本的案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說,商業模式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而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導致無線城市項目與成功相距甚遠。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目前主導“無線城市項目”的主體主要有這樣幾類:政府、運營商或者是企業。從收費方式來看,比較普遍的收費模式為向用戶收費,標準可以分為:按分鐘、按天或者按月。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線城市”被認為應該作為政府公共建設的一部分,由政府投資并免費向用戶提供服務。但這種模式的缺陷在于,無線網絡的用戶不僅包括普通用戶,也包括商業用戶和企業用戶,由政府為這些用戶買單顯然并不符合市場規律。

          中國的運營商也在一定范圍內成為了“無線城市”網絡的承擔者和運營者。比如中國電信在南方城市推行的“天翼通”項目和中國移動在機場等地推行的“隨e行”項目,不過,這些項目也只作為運營商業務的補充而在小范圍內推行。

          如果要在大范圍內建網,投資和回報之比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投資回報比并不令人滿意。

          在國外還有一種模式比較流行,就是由企業承擔網絡建設,而這種模式在國內還基本沒有展開。比如Google作為互聯網企業在美國舊金山建設了一個無線網絡,并向市民提供免費服務,對于Google而言,移動互聯網業務所帶來的廣告將有效抵消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不過這種模式是否成功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除了商業模式之外,WiMax(802.16d)+本身的技術局限和建網成本也決定了大范圍建設無線城市注定將面臨不小的困難。與此同時,WiMax(802.16e,即移動WiMax)的支持者,正試圖推進移動WiMax在更多城市的應用,這對已經建設的固定WiMax網絡也是一個打擊。

          不過,看似困難重重的“無線城市”計劃也并非“一片黑暗”。根據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絡之后的計劃,CDMA+將成為中國電信未來發展無線業務的重要方式。

          宋俊德認為,在中國電信這樣強勢運營商的支持下,只要無線網絡能實現大范圍的良好覆蓋,探索其商業模式將是非常有前景的。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文安县| 嘉鱼县| 岗巴县| 汝城县| 阿拉善盟| 阳东县| 张掖市| 北安市| 福州市| 岳阳市| 临洮县| 松江区| 遂川县| 西峡县| 光泽县| 博客| 揭东县| 合山市| 红安县| 武邑县| 资阳市| 江山市| 保定市| 得荣县| 东台市| 石林| 济源市| 谢通门县| 五河县| 象州县| 汉中市| 安泽县| 济阳县| 紫金县| 东安县| 会泽县| 沧源| 岚皋县| 河间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