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電信業重組后三大運營商全業務解讀

        電信業重組后三大運營商全業務解讀

        作者: 時間:2008-06-24 來源:賽迪網-通信產業報 收藏

          【編者按】本次的最直接結果就是新三家運營企業都可以全業務運營,三家如何根據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據自己已有的網絡資源和客戶資源,開展基于全業務的差異化服務?固網與的有效融合已成為產業發展必然趨勢,這一產業趨勢導致的根本性轉變就是要求從戰略到業務的轉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688.htm

          當中國獲得業務后,借助多重業務捆綁以及原有固網業務化的發展契機,提高其整體的競爭力和品牌形象成為核心;也就是說,中國需要在固網與移動網絡融合而衍生的數據業務上下功夫。中國移動在獲得全業務牌照后,將需要改變基礎業務較為單一的局面,完成從“移動信息專家” 到“綜合信息專家” 的轉變。而中國則更加復雜,僅面臨業務層面的融合,還面臨組織結構的融合,未來需要通過業務創新、品牌整合等鍛造核心能力,并通過組織調整等加強內部管理,從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新電信:數據業務融合比較優勢突出

          “對于的收購價格,中國電信并不滿意,認為估價較高,但是為了能夠快速發展業務,中國電信適度做了讓步,希望通過未來幾個月的收入和利潤把這個差別價格彌補起來。”中國電信老總王曉初在收購時候發表的言論就明顯地表現出了對全業務的迫切。

          眾多業內專家都非常看好中國電信在實施全業務以后的未來,但中國電信的發展與轉型,依賴于全業務牌照的發放、的并購以及新業務的規劃及落實;同時,怎樣將固網與C網有效融合將成為決定中國電信未來發展趨勢的關鍵。

          從移動話音入手

          在目前中國的電信行業發展環境下,的全業務運營要根據自己的網絡和用戶情況進行酌情考慮。針對中國電信開展全業務運營,Frost&Sullivan(中國)副總經理李東平指出,對于中國電信來講,所謂全業務運營,最大的利益點是可以進行真正的移動業務的運營。其最直接的切入點就是利用可以進行的移動網絡進行話音業務的爭奪,這是其最直接受益的地方,也最能夠快速彌補購買CDMA網絡所花費的費用。

          “切入了移動市場之后,中國電信可能更需要的是各層面的融合。”原中國電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實現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業務捆綁、業務融合、終端融合和網絡融合。業務捆綁階段最大特征是運營商通過一個帳單實現多業務捆綁,為用戶提供整體資費折扣。

          在這個層面上,該人士指出,業務捆綁將成為最常見的競爭手段,業務捆綁將成為基礎手段,增強融合業務的吸引力。

          同時,中國電信在收購CDMA網絡后,能夠向用戶提供基于C網的移動語音業務后,李東平指出,最直接的做法將是存量5000萬小靈通用戶提供融合服務,通過固定和移動網絡為用戶提供一些共同的業務,從而更多地吸引小靈通用戶轉入C網。另一方面,中國電信可以在業務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固話與移動語音業務捆綁方式,推出一系列家庭套餐,如綁定家用固定電話、移動用戶語音套餐以及同時綁定家用寬帶以及IPTV等業務,最多可以達到四重業務捆綁,一方面通過交叉補貼提高傳統業務使用量,另外通過整體優惠的套餐增加客戶的黏度,多重的業務捆綁以及絕對低廉的資費套餐對與吸引移動和的中低端客戶的短期效果將會非常明顯。

          集團客戶發揮優勢

          2005年中國電信提出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之后,中國電信“商務領航”肩負著轉型的的重任向集團客戶提供豐富的信息化服務。因此在集團客戶發展方面,中國電信相對有優勢。

          在語音業務多層面融合的基礎上,李東平認為,中國電信應該繼續其轉型的傳承,向集團客戶提供基于全業務的信息化服務,在這個層面,通過實施多業務捆綁策略和寬帶化策略,中國電信將能突出其比較優勢。

          根據統計,2006年互聯網用戶的增速為200%,用戶對提供融合數據業務的需求增加,新中國電信固網寬帶以及CDMA數據傳輸優勢凸顯出來。

          “大力發展基于固網寬帶的WiFi和CDMA網絡的業務融合以及網絡融合將是中國電信收購CDMA網絡后當務之急。”申銀萬國分析師唐明君分析指出,WiFi網絡較移動網絡而言,具有傳輸帶寬高、網絡建設成本低的絕對優勢,但移動性能差以及覆蓋范圍有限,而CDMA網絡的移動性好、覆蓋范圍廣,但傳輸帶寬窄、建設成本高,利用WiFi與CDMA的優勢互補和優化配置的特點,從而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低成本的無縫無線寬帶網絡覆蓋。中國電信在骨干網和傳輸網絡建設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在最后一公里的固定寬帶接入網絡方面具有絕對壟斷優勢,基于WiFi的網絡建設無論接入帶寬還是網絡建設成本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并充分利用CDMA數據傳輸速率明顯比中國移動的GPRS和EDGE穩定和快捷的網絡優勢,通過WiFi與CDMA網絡的組合布網和網絡資源的優化配置,打造國內的無線數據傳輸的高端品牌。

          可以看出,中國電信提供全業務優勢將集中在基于固網與移動網絡衍生的數據業務。如針對集團客戶的綜合VPN業務、移動號碼百事通業務衍生的廣告傳媒業務、全球眼業務、以及基于IPTV或數字電信網絡的手機視頻共享業務等等中國電信獨有創新數據業務。

          海外模板 拓展至企業客戶

          向個人和家庭業務提供基于的融合業務比較常見,在此基礎上,還將FMC業務拓展至企業用戶市場,向用戶提供融合固定與移動業務的綜合業務。這對中國電信的借鑒意義更明顯,目前,中國電信的企業用戶規模優于其他兩家運營商,可通過提供FMC業務來提高中國電信在移動企業用戶市場上的份額。

          從整體固定移動融合來看,分為三個步驟來完成:在FMC實施的最初階段,KDDI向用戶提供au與固定電話業務統一的賬單服務和兩網之間的交叉營銷。第二階段,KDDI向用戶提供固定電話與移動業務的資費捆綁業務。這點中國電信可以借鑒,通過資費捆綁,中國電信可以降低自己的固網用戶的流失,同時增加其移動用戶。

          第三階段,KDDI計劃向用戶提供特制的手機,提供兼具固定與移動通信功能的新業務。屆時,固定與移動通信之間的差別將會消失,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接入高速數據業務,享受高質量的多媒體業務。在這個層面上,中國電信需要更早地著手,從更高層面上著手。因為,KDDI的3G網絡相對已經成熟,業務發展也領先于日本的其他運營商,因此融合還需要考慮用戶本身的需求,而中國電信在購買中國聯通的C網之后,后續的網絡升級,業務拓展都必須要同時考慮,必須先考慮向用戶提供融合業務,以更高的切入點發展業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林周县| 瑞安市| 湛江市| 扬中市| 广德县| 南充市| 阜新| 东丰县| 曲松县| 子洲县| 邯郸县| 内丘县| 集安市| 台安县| 乌拉特后旗| 武宣县| 凤凰县| 奉新县| 临泉县| 鸡西市| 聂拉木县| 高陵县| 万年县| 武安市| 澄迈县| 瓦房店市| 周至县| 百色市| 鄂伦春自治旗| 突泉县| 安岳县| 舒兰市| 金阳县| 宁河县| 镇平县| 山丹县| 左权县| 根河市| 西华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