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控股實質接管鼎橋 拯救國產3G“安樂死"
4月29日消息,據消息人士透露,TD-SCDMA設備商鼎橋改為華為控股,華為已經實質接管鼎橋。目前鼎橋CEO德國人孟樂離職,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侯金龍接任,大部門中層也換成了華為的人。此外,去年鼎橋的銷售渠道是其自身的,今年將逐步利用華為自己的銷售渠道和服務體系。
華為是中國通信業的領軍企業,2007年無線收入達70億美元,在全球3G市場已經呈現出與愛立信、西門子三分天下的態勢,其全力加入國產3G的發展將為當前陷入“安樂死”的TD產業注入一針興奮劑,乃至轉機。
獨立運作體現效率
鼎橋于2005年3月由西門子(現為諾基亞西門子)、華為合資成立,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份。不過由于合資公司的存在,華為諸多行動方面受到合作協議限制,有這樣一個合資公司意味著華為將在TD市場影響力和市場份額要打一定折扣。
在去年中國移動TD商用試驗網設備招標中,鼎橋原本希望與大唐、中興三分天下,但結果卻只獲得了13%的尷尬份額。據悉,合資雙方的企業性格比較難以融合,在諸多決策上分歧較大。此外,鼎橋在技術方面也淡出領軍者行列,參測成績不佳。
“目前TD產業發展相對明朗,華為最初對聯通CDMA也是等待形勢明朗后才后發的。”TD技術論壇代理秘書長王靜表示,“華為對TD形勢已經看清了,最初的合資是過渡做法,自己做才能體現效率。”
目前,對于諾西方面對于TD策略的公開表態并不明朗,其母公司諾基亞的TD終端也受挫凱明。王靜同時提出:“希望諾西這樣的國際一流企業能夠繼續留下,在TD發展取得共贏。”
不會重蹈CDMA失誤
德瑞電信咨詢總經理阮開利有著在華為、愛立信的工作經歷,他認為:“中國移動發展TD至少將有2000億元的市場,華為不會再重蹈CDMA市場的失誤。同時,諾西的領導層也清楚,如果鼎橋不利用華為的服務和銷售,在國內很將難有所發展。華為會抓住這個機會,集中自身的渠道優勢和服務優勢,再加上技術,在國內的TD市場必將大展身手。”
在TD方面,業界一般認為華為延續了類似當初對CDMA和小靈通式的誤判。去年4月,因合資公司鼎橋兵敗中移動TD招標,華為相關主管高層受到降薪處分,這顯示了華為對TD開始極為重視,同時也顯示出華為紀律嚴格,高層也不例外。
1996年,華為在無線制式上選擇了歐洲標準GSM,將上千名研發人員放在了GSM產品的開發上面,而在CDMA上只保留了5個人。這一決定從今天WCDMA/HSPA已經成為全球最主流3G制式上來看,具有前瞻性,但卻讓華為在聯通CDMA網絡設備的招標上嘗盡苦頭。后來華為在做 CDMA450無線市話時,又遇到了信產部推廣SCDMA的政策尷尬。
華為將全力出擊TD
上述消息應當是華為與諾基亞西門子在春節時,一則晦澀聯合聲明的幕后細節。
兩家公司選擇春節放假時期低調宣布,雙方簽署正式協議,將通過注入新技術,進一步加強鼎橋通信的產品研發能力,并負責TD-SCDMA產品的市場、銷售、工程及服務。根據協議,鼎橋將作為TD無線接入產品開發的研發中心,為諾西和華為提供TD無線接入產品。
系統方面,華為在歐美兩大3G制式已經展示了領軍實力,在全球累計獲得超過100個HSPA/WCDMA商用合同,65個CDMA EV-DO商用合同。阮開利認為:“在TD系統方面,各企業技術上差距不大,關鍵還是在市場銷售和服務方面的能力。”
終端方面,華為已經獲得進網許可證的TD終端已經多達4款,包括兩款和兩款上網卡;另外,華為還有一款TD手機基本完成檢測,多達5款的 TD終端令業界側目。目前,各廠商總共有25款TD終端完成入網檢測,華為追趕TD終端的趨勢非常明顯,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已經對中興等老牌廠商形成威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