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軍事電子(8)

        軍事電子(8)

        —— 電子戰新領域—計算機病毒對抗
        作者: 時間:2007-12-2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現代戰場是五維戰場。要奪取戰爭的勝利,先要奪取制空權;要奪取制空權,首先要奪取制電磁權。在海灣戰爭的整個過程中,美國始終對伊拉克進行著不間斷的強烈的電磁干擾,使伊方防空系統的雷達迷茫,飛機無法升空,導彈找不到目標,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無法組織有效的防御,只能看著自己的戰略和戰術目標一個個被摧毀而毫無作為。電子干擾包括遠距離支援干擾、隨隊干擾、自衛干擾和近距離干擾。 

          1991年1月17日,隱身飛機在電子干擾的支援下,深入巴格達,炸毀了伊拉克電報電話大樓和總統府的一部分,而伊方雷達一直未能發現目標。美國對隱身飛機進行的200公里突防實驗證明:在無干擾支援時,其被發現概率為6.5%,而在干擾支援下,其被發現概率為0。也就是說干擾支援能使隱身飛機的生存能力提高10倍。此外,“戰斧”式巡航導彈利用雷達盲區,超低空突防,在干擾掩護下,285枚“戰斧”導彈,90%以上命中目標而未被攔截。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11.2萬架次,損失49架,損失率為4.4‰,這么高的飛機生存率,主要靠電子干擾的支援。電子戰包括進攻和防御能力兩個方面,伊拉克既沒有防御能力,又沒有進攻能力。這是其慘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防御比進攻所需技術更高。對一個技術上相對落后的國家來說,刀對刀,槍對槍,干擾對干擾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干擾敵人的偵察和通信衛星,干擾敵人的機載雷達、制導雷達、防空雷達,干擾敵人的通信網,就可以破壞敵人的技術優勢。電子戰已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是軍事系統工程需要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 

          除上述以外,電子戰新領域——計算機病毒對抗(ComputerVirusCountermeasures)是近年來C3I對抗中的熱門話題,目前世界各國的軍事電子領域都競相開始研究這種全新的電子戰“武器”,計算機病毒所攻擊的正是C3I系統的核心部件,加上它的隱蔽性和傳染性,這就為電子對抗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手段。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增加了電子對抗的攻擊途徑。由于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病毒能從一個系統傳染到另一個系統,因此,計算機病毒對抗能間接地攻擊敵方的電子系統,即病毒可以從系統中防御最為薄弱的環節侵入,進而再傳染攻擊真正的目標系統。這就增加了計算機病毒對抗的攻擊途徑。

          第二,擴展了電子對抗的作用時間。計算機病毒一旦侵入敵方的軍事電子系統,就能對系統連續發起攻擊,從而大大擴展了電子對抗的作用時間。

          第三,增加了攻擊敵人的突然性。計算機病毒能自尋的跟蹤攻擊目標,并長期潛伏在對方的軍事電子系統中,可根據預置時間、條件或命令發起攻擊,從而增加了攻擊敵人的突然性。

          第四,提高了攻擊敵人的可靠性。計算機病毒的潛伏特性還使得計算機病毒對抗可以在戰前,甚至在和平時期就預先嵌入敵方的電子系統中,這就減少了作戰的非確定因素,從而提高了攻擊敵人的可靠性。如今,“病毒”軟件在全球已發現數千種。 

          早在80年代初,美國國防部在電子戰中心集中了一批著名的計算機專家,建立了一個代號稱“老虎隊”的組織,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制工作。“老虎隊”曾以美空軍的指揮網絡系統為“敵人”,運用所研制的“滲透病毒”武器進行進攻,僅用幾個小時,就成功地摧毀了整個指揮系統。在美國計算機病毒史上,還發生使用UNIX操作系統時,造成計算機網的620臺微機染上“蠕蟲”病毒,頃刻間導致聯網的宇航局和許多重要軍事基地的計算機都被迫停止運行。 

          一位美國知名人士曾由此而驚恐地說:用電話進行戰爭比用核武器進行戰爭更有效,要摧毀美國,只需用高科技擾亂其電腦系統1秒鐘就能達到目標。進入90年代之后,美國軍方竟然開出55萬美元來懸賞新型“病毒”的發明者。要求新病毒產品比當前流行的更精巧,它應對敵方有線和無線的計算機系統具有感染、潛伏、預定和需要時激活的破壞能力。據悉,圍繞這些技術要求,有的專家已推出一些用于實戰的新病毒武器。如“計算機病毒槍”,它能從遙遠的距離“送毒”上門,使對方飛機、坦克和潛艇等裝備的電子系統“患病”;第一代微型計算機芯片“病毒固化”技術產品,在美軍問世,并開始嵌入出口的軍用計算機芯片中。

          一旦需要,這些平時發現不了的“固化病毒”便被遙控激活發作,使裝備這類產品的軍隊不打自癱。美國中央情報局有一種秘密程序,可以把設有陷阱的計算機芯片插入武器系統中去,外國的武器制造商可能把這樣的武器系統運到一個潛在敵對的國家去。這一點非常值得人們警惕!在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已運用初級的計算機病毒戰(技)術,成功地攻擊了伊拉克的指揮中心,這是世界上首次用計算機病毒武器進行作戰的戰例,從而揭開了病毒武器投入實戰的序幕。 

          為此科學家斷言:未來戰爭破壞力最大的已不再是核打擊,在電腦已經成為軍事指揮、武器控制和國家經濟中樞的情況下,“計算機病毒打擊”將更直接、更危險。可以預見,隨著微電腦技術在軍事領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進攻性的計算機病毒武器將迅速投入戰場。計算機病毒武器將是信息戰的殺手锏。我軍也完全有條件、有可能利用好這一殺手锏。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纳雍县| 商洛市| 莫力| 漾濞| 阿勒泰市| 许昌县| 麻城市| 夹江县| 和平县| 宝丰县| 张家口市| 仁布县| 嘉鱼县| 彩票| 舞阳县| 高碑店市| 甘孜县| 黔东| 昌图县| 潼南县| 西城区| 锡林郭勒盟| 屏东县| 辽阳市| 顺昌县| 四会市| 黄平县| 盐津县| 旬阳县| 黔西| 班玛县| 秦安县| 黄平县| 邵阳县| 胶州市| 观塘区| 德庆县| 新昌县| 清水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