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 > 中國人在美國職場為何輸給印度人

        中國人在美國職場為何輸給印度人

        ——
        作者: 時間:2007-12-28 來源:CSDN 收藏
          不少在工作過的人都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 比起人而言, 人在表現得太差. 第一代華人移民如果不是自己創業作老板, 在公司里做到初級經理的都不多, 做到高級經理甚至executive一層的, 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加州也許有一些? 不過我是從來沒有見到過). 相比之下, 同樣是第一代移民, 人初級經理隨處可見, executive,高級經理也為數不少, 甚至都有做到 Fortune50 CEO的(Pepsi). 在咨詢業更是如此, 麥肯錫公司partner, director, associate principle比比皆是, 華人做到AP的好像只有一個兩個. 即使是創業, IT業界印度人掌握的公司也遠遠多過華人. 考慮到到美國的人印度人都是各自國家的精英, 為什么在的表現差異如此之大?

          究其原因, 大概不出以下幾個:

          1, 語言不過關(50%)

          東亞語言和歐洲語言差別太大, 彼此都非常難以掌握. 歐洲人會幾國語言的很多(雖然這些語言叫做方言可能更加合適一些), 但中國人不少人學了很久也很難達到英語流利的程度.

          教學方法不得當是一個因素, 但語言本身差別太大, 以至于成年人很難流利掌握歐洲語言. 而印度精英階層從小都以英語教學, 雖然口音頗重, 但不影響交流, 而對語言微妙差別的掌握更是半路出家的中國人難以趕上的. 做純技術工作也還湊合, 但對于交流溝通能力至關重要的管理工作, 這個缺陷太致命了.

          2, 不夠抱團(20%)

          華人本來就已經分成中港臺互不來往, 再加上不抱團, 不互相提攜, 在美國上單打獨斗, 肯定比不過互相提攜的印度人. 一個公司如果來了一個印度經理, 2年后就會有一撥印度手下; 一個中國人作了經理, 5年后手下也多半不會有中國人. 沒有role model,沒有高層的sponsor, 本事再大也很難升得上去.

          3, 自信心不夠(10%)

          印度人從不擔心自信心暴棚這回事. 哪怕做出來的是piece of crap, 印度人也可以自我堅信這是一朵花. 這種堅信往往可以影響到其它人的評價. 相比之下, 中國人常常不夠自信, 做的很好的東西, 也要謙虛一下, 加上語言不過關, 功勞就很輕易地被交流能力更強的其他人搶走了. 而且信心也影響語言能力, 不自信, 說話就不夠理直氣壯, 更加讓別人難以理解.

          4, 思維方式不同(10%)

          這個因素比較微妙. 中國人處理問題的思路和西方人的似乎不太一樣: 比較intuitive, 但不夠結構化, 邏輯不夠嚴密, 給別人的感覺就是jump to conclusion. 美國公司強調邏輯: 如果邏輯正確, 那么結論也必然正確. 因此中國人的思路常常跟同事不太合拍.

          5, 其他(10%)

          這些包括種族因素(印度人更加接近高加索人種) , 國家因素(中國是潛在敵國, 這個因素越到高層越明顯, 聯想一收購Thinkpad, 絕大多數美國公司立刻停止繼續采購TP作為公司電腦, 美國人對整體中國的敵意可見一斑) , 歷史因素等等. Ironically,中國背景對于中國MBA倒是一個好消息, 不少美國公司都需要中國背景的MBA開展業務, 不過這和中國人的個人能力毫無關系, 純粹是因為中國變得強大了.

          綜合以上因素, 印度人在美國職場勝過中國人毫不奇怪. 而且這些因素每一樣都異常棘手, 大多數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 我的感覺是: the battle is over, and we lost. 在少數民族爭奪美國職場這場戰斗中, 中國人已經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台山市| 大同市| 天峨县| 密云县| 贵州省| 麻江县| 广河县| 穆棱市| 临朐县| 宁强县| 牟定县| 肃宁县| 东乡族自治县| 潞城市| 石嘴山市| 霸州市| 申扎县| 兴安县| 鄢陵县| 玉溪市| 海盐县| 四子王旗| 唐河县| 和田县| 台山市| 偏关县| 东源县| 江华| 涟源市| 扬中市| 阿克| 汪清县| 九龙城区| 安阳县| 谷城县| 宁河县| 卢湾区| 木兰县| 鸡东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