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集成——Intel嵌入式產品開發信條
專訪英特爾大中國區嵌入式產品銷售及市場總監程宇樑(Lawrence Cheng) FAE張志斌
英特爾大中國區嵌入式產品銷售及市場總監程宇樑(Lawrence Cheng)
Lawrence Cheng:Intel在嵌入式這個行業已經從事了30年了,定義嵌入式產品是非常困難的,嵌入式產品這個行業以及Intel對于這個行業的參與可以說分布在眾多的市場細分,涉及到眾多的產品和眾多的平臺,我們參與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Intel在嵌入式產品方面的業務涉及了我們一般所講的嵌入式市場的幾乎所有的領域。Intel在嵌入式產品的這些業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眾多的市場,比如剛才提到了汽車電子、數字安全、工業自動化、交互式的客戶機、消費者娛樂、移動設備、手持設備、因特網設備等等。
總的來講,過去30年間,Intel在剛才所提到的嵌入式產品的領域的業務一直是非常穩定的,而且在未來的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Intel繼續會積極參與上述所提到的關鍵業務領域。實際上我認為Intel在嵌入式業務方面,它所遵循的信條是同Intel的公司包括Intel個人電腦方面的業務所遵守的信條是一樣的,就是“創新”和“集成”。
剛才提到Intel在嵌入式領域已經開展了30多年的業務,就我們看來,由于這個行業、業務內在的多樣性和眾多的市場細分,所以我們這個公司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在所有的有關業務領域中都要保持創新。嵌入式產品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它不斷地要求要有更高的性能、更低的能耗、更多的產品特性和功能,所有這些都是非常獨特的,而且它演變的進程是非常快的、是不斷變化的。Intel一直致力于在上述的業務領域都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
EEPW:剛才陳先生提到了,Intel一直以PC處理器的業務為重點,我的問題是,嵌入式業務目前為止在整個公司業務中所占比重是多少?
Lawrence Cheng:一般來講,Intel是不對不同的市場細分和這個行業來拆分我們不同產品收入的比例的,所以我在這里沒法給你們一個嵌入式業務一個具體的數字,我能夠說的是嵌入式的業務在Intel的總收入中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而且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項業務。
EEPW:我注意到最近幾年Intel的嵌入式產品發布的頻次越來越快,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在PC市場的飽和情況下,PC市場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嵌入式會成為Intel公司最主要的業務呢?
Lawrence Cheng: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在我看來,PC領域發展并沒有變得緩慢,PC領域還在繼續地發展,而且在不斷地推出新的外形尺寸和新的創新的功能,Intel也會繼續重點關注這樣一個領域。我理解您剛才提這個問題的意思,對Intel來講,我們的嵌入式業務實際上代表著更多、更重要的業務增長領域或者增長點。我的看法是:Intel推出嵌入式新的產品不是最近才開始增加的,正如我剛才所提的,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有30多年了,一直是嵌入式產品的先驅,我們在70年代末的時候就推出了第一款嵌入式產品,從那個時候開始,從過去30年左右的時間里面,我們一直推出這方面的嵌入式的產品,而且我們一直繼續這樣做。
EEPW: Intel在嵌入式領域最主要的產品還是嵌入式處理器方面,您能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嵌入式處理器方面未來最主要的市場需求是什么?
Lawrence Cheng: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嵌入式業務領域中不同的市場細分,經常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需求。但是從一個更高的角度或者層次看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的30年中以及現在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嵌入式處理器方面有一些關鍵的趨勢特征。正如我剛才所提到的那樣,在嵌入式業務中,最重要的成功的要素就是保持創新,我們要不斷地給自己一種驅動力來滿足我們的客戶以及合作伙伴,對于他們的供應商,比如Intel這樣的公司的創新,而且是快速創新方面的需求。
我所說的這些創新表現在幾個關鍵的領域,比如和個人電腦PC方面領域所要求類似的,就是嵌入式的產品現在也被要求不斷地提高性能,而且持續降低能耗。你們可能在過去一年或者一、兩年間也看到了Intel發布了眾多的多核的產品,這些多核的產品就是特別為了個人電腦和嵌入式產品提高性能、降低能耗而設計的。
另外,對于供應商提出的創新需求,就是要不斷地提高產品的集成度,而且要提供新的性能的組合,以便一些具體的產業和一些具體領域的公司能夠不斷地增長業務,而且能夠在業務方面得到很大的發展。除了在嵌入式產品方面,Intel不斷地提高性能、降低能耗之外,Intel還在不斷地提高產品的集成度,比如說我們為眾多不同的產業提供了單芯片系統,SoC這樣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還為許多其他不同的產業提供低能耗的嵌入式的產品。
我們創新的方向就是不斷地通過創新和提供新的性能的組合,Intel一直致力于在把新的技術融入Intel嵌入式產品的架構中,以便滿足更多的業界的需求。除了以上提到的四點之外,Intel也在不斷地整合集成它的資源,把它優質的資源投入到制造、市場和銷售方面。很明顯的是在研發領域Intel也一直保持著業界領先的地位,我們對于半導體的技術以及具體的,比如嵌入式產品方面的生產能力都有新的投資,這對于我們不斷地滿足客戶對于創新方面的需要是至關重要的。
EEPW:您剛才也談到了嵌入式產品Intel有好幾個比較集中關注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中,肯定對于不同的嵌入式產品會有不同的市場特定的技術需求,Intel是如何去滿足不同領域、不同產品的技術需求的?在中國市場對Intel來說最主要的嵌入式領域是哪個?
Lawrence Cheng:要滿足不同的市場細分不同的需求,在我看來首先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要非常地關注、努力,而且致力于這些產業,滿足這些行業的需求。實際上對于嵌入式產品有不同的、很小的市場細分,剛才也提到了比如說數字安全、比如車載娛樂系統等等,所以Intel在一個高的抽象層次上我們就有一個嵌入式的集團,在這個集團中我們有高度智囊小組,專門關注具體不同行業的發展和需求,對他們的需求進行分析,而且在這里面我們會計算出預算、投入的資源等等,然后確定產品開發的架構和技術滿足不同的市場細分的需要。
這樣一種組織方式能夠使我們專注于不同的、具體的市場細分,而且能夠就此做出相關的決定,比如開發什么樣性能的組合,滿足什么樣的要求等等。通過這樣做我們就能夠滿足廣泛領域不同具體的市場細分方面的需求,我們就可以提出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不一定是專門的解決方案,但至少應該是定制的解決方案。
您剛才第二個問題的意思就是對于Intel來講,特別是對于中國的市場,哪些市場細分是更加重要的或者是我們更加關注的。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有點困難的,我們不好說一個領域比另外一個領域更重要,或者說一個領域比另外一個領域前景更好,我們現在工作的組織方式實際上是基于一種認識,整體的行業都非常重要,所有的市場細分都有它非常重要的自己的理由,但是說了這些以后,我還是可以回答你的問題,簡單地向你介紹一下我們非常關注的重點的領域。但是在我介紹之前,我想澄清一下,如果我沒有提到哪個領域,并不代表Intel不那么關注這個領域。
在這里,我想簡單地向你們描述一下我們重點關注的幾個領域:第一個就是移動因特網裝置——MID,我們認為下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或者Next Big Thing,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說法,就是在中國制造消費互聯網裝置或者設備,中國在這方面不管是設計、制造還是消費,在業界都是屬于非常非常領先的位置,這也是我們非常非常關注的這樣一個領域。我們希望在MID這個領域,Intel可以把用戶在個人電腦、移動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的因特網的體驗可以帶到小的手持式的裝備上面去。
另外我們具體重點關注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字家庭以及為數字家庭所設計的消費者電子裝置的設備,隨著數字家庭的出現和發展,特別是在這方面快速的創新,使得為數字家庭所設計的這些消費者電子產品的重要性快速上升了,而且給我們帶來了未來非常重要的商業機會和增長點。
剛才我向大家介紹了一下MID—移動因特網設備,剛才我還提到了數字家庭,這些都會帶來很大的商業方面的機會和增長的領域。下一個關注領域就是車載電子設備,其中包括Infortainment信息娛樂車載的電子產品,將是一個發展速度非常快的領域,在這方面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機會,這也是Intel很關注的。
另外,我們將關注而且會繼續致力于發展的領域就是數字安全和監控,在這方面中國號召建設和諧社會,而且要提高居民各方面的安全,這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像Intel這樣的公司在技術角度不斷地提供安全產品的能力,以滿足業界的要求。
EEPW:還想請問您,多核技術現在不僅在PC的處理器,包括對嵌入式處理器來講也是常用的技術,多核技術對于嵌入式來說,帶來的幫助除了降低能耗、提高性能,還有哪些方面?
Intel FAE張志斌:在嵌入式我們確實看到這樣,嵌入式的領域對多核的需求量很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多核里面有很多操作系統很老,它在切換的時候,很難像PC一樣,停掉,然后重新裝一套新的系統,包括裝一個新的系統之后,需要穩定性的環境,所以很典型的應用是兩個核,我可以運行老的系統,在另外一個核把新的系統裝上去,這樣會很順利地升級、換代。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第二,多核除了您說的性能和功耗的改進,對嵌入式的一些使用模式帶來了很多的創新,這里面想象的空間實際上還是很大的。
Intel FAE張志斌
EEPW:在多核開發的時候又面臨哪些技術挑戰?
張志斌:從硬件來講,基本上是很成熟的涉及硬件的多核的板或者一套系統,跟單核的差別不是很大,因為Intel在半導體的工藝、尺寸方面解決的很好。實際上整個業界對于多核最大的問題現在看起來還是在軟件,怎么樣把過去的單核扇面的應用能夠移植到或者開發到多核上面,關于這個,整個全球有很多很多的研究,現在從整個研究的階段來講,可能還不是一個非常非常理想的狀態,這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包括高校、研究機構都進去研究,怎么樣利用多核提供平臺。從Intel來講,在多核上面解決這個軟件,實際上我們全球包括我們在中國上海有很多的軟件工程師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很多的產品在市場上大家都在用,比如我們一些軟件的工具,像我們的編譯器,這個編譯器可以幫助我們開發能夠提升很多多核性能的發揮還有我們的性能提升的工具,就是你用這個工具很容易看到這一塊軟件的程序可以做一些優化,還有多核的平臺開發,實際上這是Intel做了很多很多工具的軟件,幫助大家做的軟件工程師更容易地把多核的性能發揮出來。整個的Ecosystem,包括Open Source等有很多,Intel在推動有一個Open的MP,在這個論壇上Intel可以把很多開發的技術Open出來給業界,業界的很多工程師在這里面做了很多很有創新的想法。所以在軟件上面我們看到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理想的一個情況就是,對于軟件編程來講,以前怎么編程,現在怎么編程,這是理想的狀況,但是現在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EEPW:那在多核處理器有效協調工作方面Intel是怎么解決的?
張志斌:我覺得從兩個方面,一個從半導體的CPU的內部架構來講,過去兩年間你們了解了很多Intel酷睿方面的問題,硬件上面有幾個跟你這個問題是相關的,比如說內存的智能訪問,這是帶給把多核的性能發揮出來,這是從硬件發揮出來。還有一個是L2 Cache的共享,這個是從物理上面解決多核最初碰到一個問題是資源的爭搶,在硬件上面L2 Cache的共享,解決了兩個核會爭搶硬件的資源的問題,硬件酷睿架構很大一部分是解決多核。
從軟件方面來講,還是回到剛才我們講的軟件方面有很多的技術,包括Intel的技術,希望提供那種更容易用的軟件工具,讓它做起來更快、更方便,比如有一種做法就是把你的程序做一些簡單的標記,做完標記之后工具可以自動地把這段程序分配到兩個核或者是多個核上面,所以這些硬件和軟件方面,實際上Intel都在齊頭并進地推動把多核、雙核的優勢發揮出來。
EEPW:剛才我們談了很多軟件方面的東西,其實很多客戶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把軟件應用的成本降到很低的程度,或者更低一些,這樣的話,我能夠更好地、更廉價地使用Intel的產品。
張志斌:您的問題是這些客戶關心Intel怎么來解決的。關于這個問題,我剛才講了Intel提供了很多的軟件工具,因為你有了軟件工具之后,很多人要去學、要去用,所以我們在大學、全球,在過去兩年時間做了很多培訓,包括國內的嵌入式客戶的培訓,還有在TC方面的培訓,讓他們了解這些工具很容易地簡化了多核的開發難度,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在多核上面的效率發揮來講,實際上我們有一個隊伍,就是剛才我講了在全球,如果用戶需要的話,他們可以幫助用戶在代碼一級以上編,可以很深入地幫他提升性能,實際上有些性能提升是非常非常可觀的。過去可能兩個核處理器占性能的80%,優化完以后才剩20%,非常明顯的,所以更多的在于,你的問題是兩個問題,一個是開發的成本,還有一個就是他開發的效率,比如你花了很大力氣,最后的效率提升了很多,這也是幫他們解決很多問題。
從這兩個方面來講,開發成本就是快,快就是包括工具和培訓。還有優化的程度,Intel可以在有些項目里面跟客戶一起把這個性能一點點地把Coding的部分做的最佳。
采訪現場
EEPW:在整個嵌入式開發工具方面,除了Intel說的那些,還有沒有一些新的發展方向?
張志斌:嵌入式開發工具,看Intel做這個市場,剛才Lawrence Cheng也講到,我們嵌入式產品就是非常非常廣泛,在一個非常廣泛的領域中,第一個就是我們要組織好我們的產品,讓客戶很容易地來選用這個產品,這是一個。我們在產品規劃里面大概有一個三維的坐標,因為嵌入式客戶不管屬于哪個市場,關心三個東西,第一個是Performance第二個是功耗,第三個是集成度,所以我們有一個三維坐標,把我們嵌入式產品按照這三維坐標放進去,對客戶來講他很容易用,比如我要一個15瓦或者更低的能耗,在這里我講要一個高集成度的SoC,我會在Intel集成度很高的部分找那個產品,這對客戶來講選擇Intel的產品非常容易。
第二,我們在市場上每一款新的處理器或者針對某一個Customer Reference Board(CRB),我們會提供參考版,參考版對嵌入式開發的中期和節約他的時間來講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客戶覺得Intel的平臺非常容易用,容易開發,跟開發版是離不開的。
第三,Intel的支持方面,Lawrence Cheng和我經常拜訪全國的各種各樣的客戶,客戶的反饋對于Intel的技術支持很大,所以反饋很好。從這個角度講,這幾個方面能夠用用戶用Intel嵌入式產品非常快、非常容易,在開發的時候會沒有后顧之憂,這幾個方面是客戶,尤其是中國客戶特別關心的一點。
EEPW:我們知道在PC處理器市場上,低功耗以及更高的一二級緩存已經取代了頻率的提升,成為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對于功耗作為嚴格的市場來說的話,有沒有新的技術的要求出現?
Lawrence Cheng:首先,我想提出來一個比較明顯的事情,Intel在這方面一直是領先者和創新者(制造技術這方面),制程技術納米數現在在不斷地下降,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資源的投入,現在晶體管的門柵之間的寬度越來越小,這使得我們能夠用我們的產品能夠做更多的事情,能夠在Intel的架構上進行更多的創新,一方面可以提高性能,一方面可以降低能耗,或者二者都可以兼得。
張志斌:我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回答你的問題,Intel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面,對嵌入式市場的客戶需求非常非常關注,實際上我們在最近看到的幾個嵌入式的客戶的需求,可以歸納為幾個特別重要的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嵌入式設備原來很多都是模擬的,現在轉數字化,這是非常明顯的,你越來越少的看到還是一個模擬的設備,這是一個。
第二,在嵌入式設備里面,它跑的這種Transaction,越來越多的嵌入設備要安全,不管在處理還是技術上面都要安全。
第三,跟PC用戶界面是很接近的,嵌入式設備的顯示,對很友好的用戶界面需求量的需求非常非常高,原來做一個CE可以覺得能顯示字符就可以,現在嵌入式設備很少有人說你就給我做一個字符顯示就可以,現在客戶需求提高了。
這幾方面,就是數字化和安全在嵌入式設備里面數據流的傳輸和處理要安全、要可靠。另外人機接口的界面要好。以上幾點對應到Intel的處理器方面,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的創新來讓我們的處理器最好地滿足這幾個趨勢,剛才Lawrence Cheng也講了,IA的SoC,里面在這種交易的安全性上面,比如我們集成了我們ME的架構,把原來的網絡安全的架構集成到IA的架構里面來,這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些架構的創新。另外在顯示上面,你們可以看到Intel在顯示技術方面,對標清、高清設備類的要求非常強大,我們在全球有顯示方面的支持。數字化剛才Lawrence Cheng也講到了整個工業的提升,我們看到整個Intel的處理器在嵌入式領域,市場是這樣來走,我們的產品在不斷地創新,所以越來越跟嵌入式領域吻合的面越來越大,我們看到Intel處理器在嵌入式市場能夠覆蓋或者涉及到的范圍越來越廣。
張志斌:實際上我們最近在市場上有很多網上的宣傳和介紹,就是有關于一個新材料——鉿,它是半導體的工藝,那個是Intel在全球非常非常領先,它實際上直接帶給我們處理器的技術革新非常非常大。詳細的東西上周我們在網上還專門做了交互式的介紹,那對我們嵌入式領域處理器的技術領域發揮的作用非常非常大。
EEPW:您剛才談到了SoC技術在嵌入式領域的應用,包括剛才Lawrence Cheng也談到了很多嵌入式技術的應用,您能詳細介紹一下Intel在SoC產品的一些設想包括技術方面的設想。
張志斌:過去你們很少從Intel聽到SoC,但在過去兩、三年里面你們不斷地聽到Intel提到SoC。實際說SoC在半導體這個產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趨勢,因為高集成度,尤其是嵌入式領域我們看到這個需求也越來越強。在嵌入式領域我們在做幾件事情,我們在今年的IDF,實際上把我們第一款的IA的SoC已經展示給業界了。那個SoC是我們集成了IA的架構和網絡加密的架構一個創新的平臺,集成了很多很多接口,針對嵌入式領域、針對通信領域、針對網絡的安全這些領域非常適合的一個產品SoC。實際上我們在手持設備里面,集成度要求更高,因為尺寸更小。所以在這塊我們非常主導的產品也是SoC的解決方案。
另外一個就是CE的,就是消費電子的產品,實際上我們主導的產品也是有SoC。我們現在第二代的SoC在消費電子類的產品在市場上在推了,還會有第三代、第四代這樣一個SoC的產品。所以整個SoC剛才Lawrence Cheng講到幾個非常大的領域里面,SoC的路標非常非常清晰。
EEPW:在移動計算方面,應該也是Intel未來比較關注的嵌入式應用領域,在移動計算方面Intel有什么具體的技術規劃?具體說比如手持設備的處理器。
Lawrence Cheng:我在這里不想過早地宣布今年晚些時候或者明年Intel將要推出的新產品,但是總的來講在手持設備方向來講,我們有幾個關鍵的領域,我一會兒談完了,再請張志斌來補充。
首先,手持設備或者移動互聯網設備市場本身是非常獨特的,但是和其他的市場相同的一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個市場也是需要不斷提高性能,降低功耗。在提高性能方面,Intel很明顯的在業界是處于一個領先的地位,在提高性能的技術還有創新方面,我不想花過多的時間介紹。在降低能耗方面,我們現在做的很明顯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我們Intel架構的傳統或者經典的Intel主流的架構,也能夠移植到那些小的手持設備上,在手持設備的Intel的能耗能夠降低到適用于手持設備的水平上。比如我們把酷睿2的架構移植到手持設備上。我提的技術方向也是非常明顯的,對于手持設備互聯網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互聯性和它的可連接性,所以在那方面Intel不管在技術還是在架構上來講,都是重點要推它的寬帶技術,具體來講就是WiMax這樣的技術,我不知道你們想不想更了解細節。另外,在內存方面,我們要把內存的尺寸盡可能地縮小,同時要提高板上內存子系統的可靠性。
張志斌:另外一點是要做的小做的輕,永遠在線,基本從客戶的需求來講可以看到我們技術的演進。
Lawrence Cheng:我在這里可以說的是Intel對于那些繼續高增長性、高容量而且有更多創新機會的市場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我們不會說我們不這樣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