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面臨基帶和協處理器競爭
——
從技術上來說,根據芯片主頻的高低,應用處理器可以分為兩類,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市場。未來,基帶處理器集成更多的多媒體處理功能,協處理器的功能提升將對應用處理器的發展帶來威脅。
智能手機拉動AP增長
在智能手機中,一般會有兩個處理器:一個負責通信協議的處理,實現手機的基本通話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基帶處理器;另一個負責音視頻處理、文檔處理、數據處理等手機附加應用功能的處理器,也就是應用處理器。由此可以看出,智能手機的產量增加是中國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發展的主導因素。
近幾年,智能手機市場普及迅速,2006年中國智能手機的產量已經占據手機總產量10.1%的比重,應用處理器的市場規模也達到了15.44億元,與2005年相比,實現了62.1%的增長。在2007年及以后的幾年,智能手機所占比重仍將繼續增加,賽迪顧問預計,到2011年,中國應用處理器的市場規模達到85.3億元。
本土廠商需求規模較小
從應用處理器芯片市場的需求現狀來看,像波導、聯想、TCL、夏新等國內手機生產企業對應用處理器的需求較少,市場集中在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生產廠商中,天津摩托羅拉、北京索愛普天、杭州東信和天津三星共計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國際品牌的手機廠商在中國產量巨大和中國本土企業對智能手機市場的冷淡是造成這種結構的主要原因。
無論自身品牌、設計能力、成本控制還是應用處理器芯片廠商的重視程度、合作背景等,國內手機廠商與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際大廠的差距較大,雖然智能手機是手機向高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功能手機市場爆發的大環境下,國內手機廠商必然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功能性手機推廣中。因此在未來應用處理器市場發展中,國際品牌廠商仍然是市場應用的主力軍。
主頻差異定位不同市場
目前市場上的應用處理器按性能可以分為兩個檔次,像三星、Marvell主推的屬于功能比較強的處理器,主頻在400MHz以上,而像德州儀器、英飛凌、高通等公司的產品主頻在200MHz左右,性能相對略低。
這些處理器除了主頻的區別外,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與基帶集成,如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是應用處理器和基帶集成的典型應用,芯片的集成為減少外圍器件、縮小芯片所占面積、降低功耗、節約成本等作出了貢獻,但是其在處理多個特別是處理較為復雜的應用程序時顯現出劣勢。根據不同的優勢,這兩種主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產品定位,低主頻的產品主要應用在體積較小、對耗電量有較高要求的智能手機中,而高主頻的產品則應用在性能比較突出的智能手機中。
AP芯片面臨兩類威脅
除了智能手機外,隨著手機對各種功能需求的增加,非智能手機芯片技術也迅速向更高性能發展。順應這種趨勢,手機芯片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手機基帶芯片提高集成度,不僅支持多種通信標準,而且提供多媒體功能以及用于多媒體顯示、圖像傳感和音頻設備的相關接口,如MTK的6226方案;另一個方向是先前用于MP3、圖像處理的協處理器的集成發展,具備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與此同時,手機基礎通信模塊的單芯片化加速了這種趨勢的進化,比較典型的是英飛凌的ULC1/ULC2配上安凱或者智多微電子的協處理器組成功能性手機。
在目前的中國手機市場上,功能性手機和準智能手機發展最為迅速,所謂的準智能手機是指不僅具有音視頻功能,而且具有可以處理Office文檔、讀取PDF文檔、玩游戲等功能的手機,其與智能手機唯一不同的是沒有開放的操作系統。但是與智能手機相比,其價格優勢明顯,并且擁有手機設計廠商的支持,手機生產企業在縮短開發周期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是目前產品出貨的主力軍。因此,未來的一段時間,在中國手機生產企業中應用處理器將受到來自高性能基帶芯片和高性能協處理器的威脅。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