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操作系統七雄混戰 步入戰國時代
互聯網巨頭Google進軍手機操作系統,宣布33家終端和運營企業加入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將共同開發名為Android的開放源代碼的移動系統,此舉將全球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推進了七雄混戰的戰國時代。
調研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交付的智能手機數量達到了7290萬部,塞班(Symbian)憑借70%的份額處于市場領導地位,Linux占智能手機交付量的20%,而微軟、Palm和RIM共占交付量的10%。蘋果的iPhone則在今年異軍突起。
上述六大操作系統形成了全球手機市場的“舊版圖”。Google的加入則成為第七種力量,參與瓜分全球近30億手機用戶的龐大市場。
在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Symbian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家由諾基亞控股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創造了每天20萬部智能手機的出貨量。2007年上半年在全球共出貨3460萬部Symbian智能手機,同比上升了52%,Symbian智能手機累計出貨量已經達到1.45億部,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了72%。
而且,去年年底被索尼愛立信收購的瑞典軟件公司UIQ科技公司也屬于Symbian操作系統的一支,全球排名第二的三星也對Symbian最有好感。除全球排名第一的諾基亞和排名第四的索愛支持Symbian之外,近日全球第三的摩托羅拉也通過收購UIQ的股份加入了這一陣營。
目前諾基亞、摩托羅拉和索愛手握全球六成以上的市場占有率,這意味著Symbian至少還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橫行智能手機市場。
占據第二大份額的Linux平臺跟Google支持的理念一樣,也是一種開放平臺。摩托羅拉在收購UIQ之前,旗下智能手機主要采用Linux平臺,由于摩托羅拉的大量采用,Linux一度成為手寫智能手機的主力操作系統之一。同時因其開放程度最高,也成為了手機軟件開發者的最愛。
不過和Palm一樣,各類Linux手機平臺沒有Symbian背后的諾基亞這種強有力的終端制造商,無法“一統江湖”。
Palm平臺本來是PDA的操作系統,由于其開放式架構具有先天優越性,在全球范圍內的支持者,包括Palm、索尼和三星等眾多主力廠商。
至于微軟的Windows Mobile,由于其軟件廠商的身份,也需要手機制造商的支持,其最大的支持者為臺灣宏達(HTC)及大陸大量希望借智能手機迅速開拓高端市場的手機廠商。如聯想、夏新等IT企業紛紛選擇繼續與微軟合作,采用Windows Mobile作為旗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微軟預計截止到2008年6月份,運行Windows Mobile軟件手機的銷售量將會達到2000萬部,較上年比幾乎翻番。
至于iPhone和RIM,則是由蘋果和黑莓的自家終端進行支持,都在短期內異軍突起,但在大范圍圈地的力度上較弱。
不過,按Google方面的說法,“我們的愿景是推出的強大平臺將支持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手機款型。”這或許表明它要做的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手機終端制造商或者軟件平臺開發商,Google希望整合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作為一個產業模式的整合者。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