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占據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三分之二席位
據最新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顯示,在從不斷提高全球天氣預報準確度到幫助提高載人航天飛行安全性的廣泛應用領域,與其它計算系統相比,大多數科學家和工程師更依賴于英特爾架構超級計算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066.htm今天發布的第25次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顯示,有333款全球500強系統采用了英特爾處理器。5年之前,該排名中只有4款系統采用了英特爾處理器。自那時起,英特爾架構系統的數量穩步增長,直至成為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最受歡迎的系統架構。
實際上,根據最新發布的排名,最受歡迎的超級計算平臺前三位分別被三款英特爾架構平臺包攬。在總共333款英特爾架構平臺中,有254款系統采用了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和具備64位擴展能力的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遠遠領先于其它任何單獨一款處理器;緊隨其后的是英特爾® 安騰® 2 處理器,被79款系統采用。
一半以上的500強系統基于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其應用范圍是稍遜一籌的x86架構系統的7倍之多。在64位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發布僅僅一年的時間里,就已經被500強計算系統中的77款采用。
英特爾公司服務器平臺事業部總經理Kirk Skaugen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基于英特爾服務器架構平臺的數百臺超級計算機,帶來廣泛的科學進步。將這種強大的計算能力快速、經濟地用于大學、政府和企業,在5年前還只是個夢想。但現在,每款500強系統的性能都達到了每秒1萬億次計算以上,我們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高性能計算(HPC)社區將工程和科學發現推向了極限,但是高性能計算(HPC)率先推出的計算技術的重要并不僅限于研究實驗室,它們最終將最終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電磁場模擬、計算流體力學和有限元分析曾被認為是超級計算機的唯一應用領域,但是現在它們已被公司用于設計和生產從薯片到手機和汽車等的眾多產品。
NASA的哥倫比亞超級計算機是應用英特爾超級計算技術的一個最佳實例。它采用了英特爾® 安騰® 2處理器,由Silicon Graphics公司構建,在500強系統排名中穩居前10位。在NASA轉戰航天飛機和宇航員飛行計劃中,哥倫比亞超級計算機仍將作為主要工具。
半年一次的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由曼海姆大學的Hans Meuer、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能源研究部門超級計算機中心的Erich Strohmaier與Horst Simon、以及田納西大學的Jack Dongarra共同確定。完整報告可以從 www.top500.org中獲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