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雙內核來了:英特爾與AMD再燃戰火

        雙內核來了:英特爾與AMD再燃戰火

        作者: 時間:2005-05-12 來源: 收藏
            對于計算機的使用者而言,他們正在經歷一個變革時期。他們除了要把自己的計算機升級到64位,也開始為向多顆“心臟”升級作準備。一直以來,使用者都在追逐更高的性能,希望計算機能做更多的事情,而、AMD這些芯片巨頭之間的激烈爭奪,讓這樣的局面提前到來了。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這兩家公司都分別向外界正式發布了各自的雙內核芯片產品,不過他們采用了不同的市場策略。首先推出的是一款針對個人用戶的頻率達到3.2GHz的至尊版奔騰處理器840,而AMD則更看好雙核芯片在服務器領域的前景,首先推出了擁有雙內核的Opteron處理器。

          這不是業界第一次推出雙內核的芯片。在此之前,擅長高端服務器開發的IBM、惠普都已各自推出了雙內核處理器Power 4和PA8800,并成功地應用于高端服務器中。2004年,Sun也推出了雙內核芯片UltraSparc IV。盡管雙核芯片在高端服務器上已存在多年,然而這些產品并不能被稱為是大眾化的產品—它們相當昂貴。、AMD的此番舉動,對于主導個人電腦和中低端服務器的x86芯片來說,無疑是件大事。

          自“摩爾定律”在40年前誕生以來,整個處理器市場的發展的確在以“摩爾定律”的速度前進。尤其是作為全球處理器市場領頭人的英特爾,它依據著“摩爾定律”不斷創新,并因此獲得了高速成長。但近一年來,在它公布的產品路線圖中,其芯片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已明顯落后于“摩爾定律”。就在2004年7月,該公司宣布,由于能耗過大,發熱量過高,其4GHz奔騰4處理器無法在2004年底如期上市。

            如果把提高主頻作為實現處理器性能提升的主要途徑,這必然要求大幅增加晶體管的數量。業界一致認為,當芯片步入16納米制造工藝時代,或許在此基礎之上可能還會取得一、兩次工藝進步,但晶體管體積的縮小程度終將達到極限。況且,晶體管的數量越多芯片的發熱量會越大,最終可能使計算機不穩定直至崩潰。

          貝瑞特在2004年11月就已宣布,英特爾決定將其下一代CPU轉向多核心架構。“你當然可以繼續讓晶體管跑得更快些,但那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或者你可以放置更多的緩存,更大的容量,另一個內核或另一個線程來提升性能。”不過他也強調,挑戰的存在并不是意味著行業的發展已經擺脫了“摩爾定律”(計算機處理能力每18個月增強一倍)的技術局限。“摩爾定律至少在未來10年,或者15年間仍將適用。”借助這次新選擇,英特爾期望能夠續寫“摩爾定律”的新篇章。

          由于具備了兩顆處理器,雙內核芯片在同一時間里可以運行多個任務,這不僅提高了軟件的運行速率,還有效地降低了處理器的功耗。“多內核處理器的計算能力要比單內核芯片強大得多,而功耗和散熱等問題也大大得到緩解。”英特爾數字企業事業部副總裁兼商用客戶機部總經理羅伯特


        關鍵詞: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玉溪市| 曲阳县| 申扎县| 德安县| 延寿县| 沙雅县| 丰县| 广东省| 库伦旗| 渝北区| 稷山县| 曲阜市| 西丰县| 无为县| 南召县| 衡阳县| 三台县| 天全县| 茌平县| 永济市| 佛学| 康马县| 麟游县| 潮安县| 南安市| 图木舒克市| 甘南县| 城固县| 合山市| 东台市| 墨竹工卡县| 长寿区| 高邑县| 芦溪县| 镇巴县| 奇台县| 辽阳市| 长乐市| 鹰潭市|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