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大連建廠 美國政府何以放行

        英特爾大連建廠 美國政府何以放行

        ——
        作者: 時間:2007-03-27 來源: 收藏

          風光地在人民大會堂公布了其項目。一番追蹤之后,媒體甚至開始解讀起它風光背后的諸多效應。

          但是,這一舉動的意義遠未得到解讀。因為,它有著遠超中國半導體制造業一角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它有望成為中國破除西方技術輸出壁壘、獲得西方價值認同的分野。

          西方科技界總習慣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制造業。而由于長久遭遇有色目光,中國人談到全球工廠、世界制造基地時,也顯得有些羞澀。因為,在西方的邏輯中,從中國輸出的產品總是給人這種印象:原始加工、附加值低、核心技術缺失等。

          廠有扭轉這一傾向的效應。在全球IT產業中,這家芯片巨頭一直引領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而芯片在高新技術產品中,則一直被認為是工業的“稻米”。它的生產環節的遷移,勢必給予西方一種強烈的印象,即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同樣可以輸出全球先進的高新技術產品。

          而的放行,更是傳達著別的味道。這個曾多年以《瓦森納條約》等手段封鎖中國的科技大國,如今正面放行,背后一定發生著某種變動。

          這或許是與科技界多年科技冷戰心態的輕微緩和。一方面,它一直打著知識產權名義嚴格限制高新技術產品輸往中國,而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將中國視為它的最大市場,平衡成本與利潤的“處理器”。這既顯示出它的技術優越心理,又傳達了它對中國由制造走向創造的不安。

          但是,如果期待全球制造業乃至整個商業社會的持續發展,就必須形成一種相容共生的商業格局。其中,短期內,中國的價值正是在于:全球最大的產品消化能力以及最強大的制造能力。

          而中國這一價值則是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動力之一,它無可回避。因為,如果缺乏廣闊的技術與產品的消化能力,缺乏強大的制造業支撐,美國的國家利益最終也將無法實現。

          這從側面也顯示出,英特爾之類的跨國企業自然越來越能代表美國國家利益。它們之間以往的矛盾只是商業與政治的短暫博弈。長期看去,有望會創造出更多渠道與機會,為“英特爾們”的利益鋪墊。

          而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適應并利用這種商業與政治博弈的關系,以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整體遷移。

            附:英特爾八家12英寸芯片工廠 

            中國大連      亞洲第一個芯片生產基地
          以色列        擁有4家設計中心2家加工廠
          愛爾蘭        2004年興建于愛爾蘭Kildare郡

          美國      

            新墨西哥州:  主要業務為加工
          亞利桑那州:  設計中心、加工、封裝/測試
          加利福尼亞州:設計、加工、銷售和營銷
          俄勒岡州:    設計中心、加工、系統
          華盛頓州:    系統、制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台南市| 福建省| 都昌县| 叙永县| 胶南市| 庆安县| 玛曲县| 内乡县| 安陆市| 宜兰县| 郯城县| 新兴县| 城市| 友谊县| 漳州市| 和田市| 平山县| 齐齐哈尔市| 合水县| 建阳市| 响水县| 沁水县| 灯塔市| 乌海市| 大港区| 周至县| 惠水县| 平度市| 论坛| 华蓥市| 瓦房店市| 孟连| 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邯郸县| 霞浦县| 丽江市| 赞皇县| 高密市|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