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高管坦承曾把64位商機拱手讓給對手
——
在“英特爾2007多核應用論壇”現場,Kirk Skaugem接受了新浪科技連線。他表示英特爾在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奪回很多市場份額,這與一年前有很大不同。回憶起英特爾一年前“差強人意”的市場表現,Kirk Skaugem認為那段日子“很有挑戰性”。
曾錯失良機
“一個非常深刻的教訓是,英特爾最早擁有了64位計算技術,但為了保護安騰平臺的市場份額,我們故意沒有把技術投入市場。”Kirk Skaugem向英特爾坦言,這段失誤讓競爭對手在64位計算領域鉆了空子。
據了解,英特爾安騰處理器定位高端服務器市場,目前仍采用32位計算技術。而據英特爾方面透露,安騰今年年內仍不會采用64位技術。
事實上,英特爾的失誤也讓AMD“逮了個正著”。在2006年,AMD多次向外界稱其技術已領先競爭對手,其中64位技術與“真雙核”處理器正是AMD反復“炮轟”英特爾的殺手锏。
Kirk Skaugem告訴新浪科技,英特爾從中吸取了教訓,“一旦一項技術準備就緒,立刻舊投入市場,而不是再坐失時機。”英特爾也更加注意傾聽市場的聲音,Kirk Skaugem一年中有大半的時間就是在全球走訪OEM客戶,“聽取他們的看法”。
不懼AMD挑戰
在Kirk Skaugem看來,當初是英特爾自己做出決定沒把64位技術投入商用,競爭對手把握了機會,可見“AMD的執行力是非常的好。”不過他表示英特爾在吸取上次教訓后做出了調整,這對顧客而言是非常好的消息。
但談到AMD的長遠戰略,Kirk Skaugem認為不足為懼。他表示雖然自己不清楚AMD的路線圖,但不久前英特爾與AMD最核心的排他性合作伙伴Sun公司結成了戰略聯盟。“如果AMD它的路線圖非常有競爭力,Sun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呢?”Kirk Skaugem表示站在個人立場,他認為這很能說明問題。
曾有海外媒體報道稱,AMD有意通過與IBM合作在多核技術上超越英特爾。Kirk Skaugem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稱英特爾與IBM在服務器領域有很牢固的合作關系,這是一種“非常有利的關系”。
Kirk Skaugem還強調指出,AMD要挑戰英特爾在微處理器架構的領先地位非常困難。“所有優勢的獲得都要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要搞多核競爭就要有產能,有產能才有價格優勢,也就要有大的工廠,英特爾在這方面非常有戰略優勢。”
另據透露,英特爾四核處理器很多工作在中國進行。上海有幾百位工程師在設計四核主板,北京則有一些相關的軟件研發人員,英特爾總部“很高興看到中國區取得這些發展”。(文/馬全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