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三星成功開發10納米FinFET SRAM 10納米邏輯制程量產更近一步

        三星成功開發10納米FinFET SRAM 10納米邏輯制程量產更近一步

        作者: 時間:2015-11-20 來源:Digitimes 收藏

          在英特爾(Intel)、臺積電的SRAM仍停留在14納米、16納米制程時,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已搶先研發出10納米FinFET制程SRAM,這也意味著距離10納米邏輯芯片量產更近一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3094.htm

          速度較DRAM快的SRAM,可運用為中央處理器(CPU)緩存存儲器。完成研發10納米SRAM,也意味著在同制程系統芯片生產準備作業正順利進行。照此趨勢,2017年初將可正式量產采10納米制程的移動應用處理器(AP)。10納米AP將與GB級數據機芯片整合,移動裝置速度將更快。

          據南韓ET NEWS報導,將在國際固態半導體研討會(ISSCC)中發表的10納米FinFET制程SRAM容量為128Mb,Cell面積為0.040μm2。Cell面積較三星先前發表的14納米SRAM縮減37.5%。三星在研討會論文中強調,該產品為以最小面積實現高速驅動的大容量緩存存儲器。搭載該SRAM的智能型手機AP晶粒(Die)面積也最小化,且性能獲改善。

          發表10納米FinFET SRAM,也意味著三星在次世代系統芯片研發進度上,超越了臺積電和英特爾。內建CPU核心的系統芯片搭載緩存存儲器,需要前導研發作業。報導稱,三星和臺積電在2014年2月的ISSCC中,各自發表14、16納米SRAM,然在實際商用化方面,三星速度較快。英特爾以高難度制程會使成本提升為由,將10納米系統芯片研發進程從2016年推遲到2017年以后。三星則以2016年底商用化10納米制程為目標努力。

          此外,三星也領先業界研發出14納米平面NAND Flash。日系大廠東芝(Toshiba)和美國美光(Micron)只發展到15~16納米制程,并表示將不會再研發平面NAND Flash。與16納米相比,14納米NAND Flash浮動閘極(Floating Gate)約縮減12.5%,晶粒面積縮小,對降低NAND Flash生產成本將帶來貢獻。

          研發出14納米平面NAND Flash,也將大幅提升三星存儲器事業部的獲利率。目前平面NAND Flash進展到16納米制程并已量產。過去南韓業界認為15~16納米已抵達平面NAND Flash的發展上限,未來將迅速轉換到垂直堆疊的3D NAND Flash。然三星成功研發出14納米制程,增加平面NAND Flash的競爭力。

          三星在ISSCC發表的14納米NAND Flash為128Gb容量的MLC產品。之后若量產,將以內嵌式存儲器(eMMC)、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介面供應。




        關鍵詞: 三星 S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内丘县| 密山市| 威信县| 泌阳县| 盘锦市| 宜良县| 南阳市| 连平县| 谷城县| 普安县| 芮城县| 岱山县| 凤山县| 新建县| 炎陵县| 道孚县| 宁乡县| 洪湖市| 江都市| 虹口区| 密云县| 保德县| 府谷县| 汕尾市| 沐川县| 哈尔滨市| 和林格尔县| 天台县| 洛川县| 永泰县| 万全县| 岑溪市| 海原县| 衡山县| 安西县| 宁蒗| 龙江县| 杨浦区| 错那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