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DI“磨刀霍霍” 國內動力電池廠商需警惕
這兩年,由于在手機業務遭受蘋果和中國手機廠商的雙重擠壓,三星日子過的并不如意。但仍作為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三星顯然不會就此沉淪,而是意圖通過加快業務轉型,謀求突破困境。最近,三星就頻頻傳出其加快在動力電池領域拓展步伐的信息,尤其在中國西安大張旗鼓的建立鋰電池工廠的舉動引發業界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489.htm

磨刀霍霍,三星緣何搶灘動力電池?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綠色交通和節能交通的核心,可謂迎來了戰略發展的機遇期。毫不夸張的說,在各發展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力度上,中國無疑是走的最為激進,規劃最為宏大,扶持力度最大的國家。
眾所周知的是,作為所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得電池者得天下。正是基于此,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無疑十分巨大的,同時也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預測顯示,全球汽車電池市場上中國的比重將由2014年的4%提升到2020年的20%。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韓國兩大電池巨頭之一,三星SDI在西安以巨資啟動鋰電池工廠,其目的應當明了。根據規劃,西安工廠不僅向現有的國際OEM企業供應電池,更與中國本地十余家商用車及轎車企業簽署了供應動力電池的協議;據了解,目前已開始供應產品。
故技重施,三星圖謀再現傍蘋果“大款”戰略。
應該來講,對于號稱韓國第一大企業的三星,成為一個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廠商可能只是其最低的目標。車業雜談認為,可能發力動力電池更深層的顯露出三星圖謀控制新能源產業鏈的野心。在智能手機時代,蘋果手機固然是一枝獨秀,但是三星依靠其在手機芯片、屏幕、存儲器等領域的核心優勢,仍然分了一大杯羹,連蘋果公司也對其又愛又恨。
可能正是看到了傍“大款”戰略的成功,三星又以同樣的套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首重發力于動力電池,以控制關鍵零部件的手段凸顯地位。早在2010年,在將負債累累的汽車制造業務出售給雷諾僅10年之后,三星集團就宣布將再次進軍汽車行業,其中,就將汽車電池作為其五項增長業務之一。而作為三星動力電池戰略的實施者,三星子公司Samsung SDI的實力也確實不容小覷,其目前已成為全球第六大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客戶包括寶馬、克萊斯勒和大眾等國際巨頭。同時,三星SDI還會通過與三星旗下姊妹公司合作,將電池、芯片、傳感器和Tizen系統之類進行軟件整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