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市場分析 > 機器人行業新格局:海外并購機遇與挑戰并存

        機器人行業新格局:海外并購機遇與挑戰并存

        作者: 時間:2015-10-29 來源:超天才網 收藏
        編者按:在并購完成后,如何完成向高端機器人市場的整合,如何經營好并購企業都將是對管理團隊的重大考驗,海外并購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

          9月16日,全球知名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制造廠商Omron(歐姆龍)發布公告,宣布與美國最大的工業公司Adept(愛德普)達成協議,將以大約2億美元的價格100%收購Adept的普通流通股。這筆交易中,Omron將為Adept的每股流通股支付13美元,相較于Adept9月15日收盤價7.97美元溢價達到63%。隨著Adept的加入,Omron將進一步優化其產品組合,鞏固其自動化領域的地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005.htm

          事實上,2014年來,國際工業行業的格局就不斷發生著變化。隨著德國“工業4.0”概念的進一步升溫,機器人企業動作頻發,即使行業巨頭也希望通過國內外合作以及并購來提升競爭力,Kuka(庫卡)收購Reis(徠斯)、Swisslog(瑞士格),Teradyne(泰瑞達)收購Universal Robots(優傲),甚至Voith(福伊特)收購Kuka25%股權。相比之下,國內機器人企業就太過“安靜”,雖然也有新時達、華昌達等企業過億元的收購,但并購標的還是集中在國內企業。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國內企業是否應當主動出擊,尋求海外并購機會,筆者將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制造成本優勢不再,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制造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為51369元,較2005年的15934元,年平均增長率約14%。而《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也在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最高已超過6倍多”。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機器人企業聚集的江浙滬地區以及遼寧省,月最低工資標準在過去十年都有著近2倍的增長。廉價勞動力逐漸變得“昂貴”,加之不斷上升的土地成本以及其他制造成本,中低端制造業的利潤將被進一步壓榨,這使得向高端制造業升級顯得尤其必要。

          表1全國部分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單位:元)


        工業機器人行業格局:海外并購機遇與挑戰并存


          數據來源:Wind資訊金融終端

          政策大力推動,機器人行業前景光明

          《中國制造2025》這一綱領文件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提出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等技術瓶頸”。

          此外,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了如下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因此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具體產業的規劃來看,機器人行業都將受到極大的關注與支持,加之發展目標清晰,未來充滿機遇。

          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依舊潛力十足

          201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的20.5%。2014年,中國市場的勢頭更加猛烈,銷售量達到5.6萬臺,同比增長54%,約為全球銷售量的四分之一。2008-2014年間,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0%。

          然而作為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更是遠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僅為30臺/萬人。對比來看,韓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最高,為437臺/萬人,日本為323臺/萬人,德國為282臺/萬人,美國為152臺/萬人。考慮到工信部提出的,到2020年我國機器人密度達到100臺/萬人的設想,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成長潛力依然十分巨大。

          圖2 2014年五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機器人密度


        工業機器人行業格局:海外并購機遇與挑戰并存


          數據來源: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機器人 ABB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梁河县| 临夏县| 滨海县| 乌鲁木齐县| 博爱县| 荥经县| 都安| 尚义县| 聊城市| 宜春市| 揭阳市| 华宁县| 田林县| 扬州市| 琼中| 安陆市| 宿州市| 达日县| 德保县| 赞皇县| 蓝田县| 襄垣县| 陆丰市| 丹东市| 武冈市| 吴堡县| 静安区| 莱西市| 仁怀市| 布尔津县| 山东| 乾安县| 灵山县| 海口市| 汝州市| 望奎县| 栖霞市| 辽宁省| 连城县|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