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全面解讀華為企業文化:成功的基石

        全面解讀華為企業文化:成功的基石

        作者: 時間:2015-08-24 來源:跨界雜談 收藏
        編者按:華為企業文化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炮彈與炮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114.htm

          呼喚炮火、輸送炮彈,翻譯成企業語言就是,送支撐人員到一線支撐項目,為一線輸出資料、提供賦能或在家里配合一線進行定制開發與測試等工作。

          這個比喻很形象,因為大炮(現在的導彈)發射的位置都是在后方乃至大后方的,這象征著“機關”,而炮彈要轟炸的則是敵人的前沿陣地,即一線。

          “呼喚炮火”和“輸送炮彈”便體現了一線和機關的溝通,以及機關一層層面向一線支撐的流程,所有的用詞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取得戰爭的勝利。

          “炮灰”的意味與“炮彈”不同,也不是官方用語,而是人私下的一個用語。從字面意義理解,“炮灰”也是在發生在一線,由于己方炮火沒有能壓制住敵方,而遭遇敵方炮火的轟炸,最終自己也成了一片灰土的意思。

          這個詞不止用在一線,也會用在機關,泛指自己或自己所在團隊階段性目標(可能是一個產品、一個大型項目、一個空白市場的開發等等)沒有達成,沒有業績而被換崗,但最終目標還是由其他人或團隊達成了,并且享受最終成果的已經不是自己的意思。

          這的確有點殘酷,在戰爭的實際戰斗中,沖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最先倒下的,甚至犧牲的干干凈凈,最后沖上敵方陣地插旗子的往往是沖在后面的。當然在現實的商戰中,所謂的“犧牲”也不是真的人over掉了,而只是換崗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那些在一次戰斗中插旗子的人,也不是每次戰斗都能插上旗子,沖在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后面的戰士就變成最前排了,更不要以為在待在機關就安全了,因為后方炮火不足導致一線潰敗的,那些參加戰斗的炮兵部隊也都逃不了干系。

          在,銷售額這種指標可以直接考核到機關研發團隊,打多少糧食賺多少錢,但基本的口糧(即工資)都是有保證的。這比狼群外出捕獵失敗而集體餓肚子可是強多了,但如果沒捕到獵物,還想吃飽吃好,似乎也不現實。

          2012實驗室

          這是個實驗室的名字,名字源自《2012》的電影。背景是萬一發生災難,能夠有自救的措施。

          說白了,就是個預研的機構。這類預研機構,并非華為特有,很多企業,比如:IBM、Intel、Google等都有類似機構,而且這些廠商的投入和前瞻性研究也比華為更大更遠。只是跟國內一些企業比,可能還有一定的優勢。

          在筆者看來,2012算是一個競爭力,但不能算是核心競爭力。2012對華為貢獻很大,包括產品孵化,成本降低,技術專利戰略布局等方面。

          灰度

          任正非說“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灰度這個詞可以延伸出非常廣泛的含義。這是一個針對“非左即右”這種極端式觀念的糾正。實際屬于類似于哲學詞匯。

          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會面臨左右為難的事情,這個時候,往往處理的方式就是非左非右。灰度實際上是一套類似易經的哲學理論,這方面其實也不是華為的專利,很多企業也在用,華為只是把這個詞叫的比較響,執行的也比較徹底而已。

          選美

          華為的選美可不是某些企業喜歡在內部拉真人美女秀的選美哈,華為從沒這種真人選美活動,連年終晚會筆者也未見過此類活動(這兩年,華為連年終晚會都沒有了,被頒獎大會取代了)。

          華為的選美,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實際上就是參與到市場競爭之中,別光照鏡子,把自己的方方面面跟自己的對手比一比。

          華為選的對手,很多時候都會讓人覺得有點“自不量力”(在內部也經常有人這樣抱怨)。

          比如華為每做一款新產品,還沒上市或者剛上市,就瞄準業界第一名進行競爭。這種做法跟很多國內企業不同。當然,上來就和業界老大PK,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是免不了了。

          不過還好,只要沒被干掉或者自己沒有決心放棄,屢敗屢戰的勁頭兒倒是很充足的。筆者參與過一些目標性的工作,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大家似乎都知道目標達不成,但誰也不會說放棄,似乎覺得誰先說出來都會比較掉價一樣,一起死扛到最后。

          這種“打死也不說(放棄)”的做法,對公司成長還是很有幫助的,經常挨揍,抗擊打能力也就強了,就跟拳擊比賽中被對手擊中幾拳一樣,只要不被擊倒,就無關大局,因為最終以點數取勝。

          在外部沒有特別直接的對手的情況下,在華為內部也會有很多內部的競爭,比如兩個產品線做相似功能的兩個產品,這是經常的事情。兩個相似功能產品的最終命運往往是合并,誰合并誰,那就看誰做得更好了。

          人家是幾年選美一次,華為是天天參加比賽,因為商場如戰場,戰事沒有終止的時候。

          藍軍

          一般企業都喜歡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鼓勵員工踴躍的為企業提出批評意見,但實際上企業領導聽到的往往是一片拍馬屁的聲音(時髦詞匯叫“跪舔”聲)。真的有員工“爭鳴”了,等待他的往往由百家爭鳴變成“引蛇出洞”和“秋后算賬”了。

          華為也免不了這個俗。因為華為也是人組成的,華為人并不比其他企業的人情操高哪里去。

          那怎么辦呢?華為的做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請顧問,一個是在公司內部成立藍軍。他們的共同任務就是給公司挑刺。那怕是雞蛋里面挑骨頭,挑不出骨頭就不給錢。

          不排除在藍軍內部依然有溜須拍馬的現象,但藍軍整體對公司的輸出必須是有價值的,他們的評價體系就是批評和攻擊是否能夠擊到公司和紅軍(正規局)領導的痛處,不痛不給錢(沒有好的考評),越痛錢越多。

          華為藍軍有個叫老孟的,三天兩頭在公司內部辦公WEB主頁上發表批評文章,為所有人傳閱。公司外部如有人批評華為,這種免費大餐當然也樂之不得,畢竟天天看老孟風格的文章也比較單調。

          2014年任老板曾經針對是否擁抱互聯網有個講話,傳出后,外部批評聲一片,而比較著名的批評文章被置頂到心聲社區的首頁,而轉貼人也是公司的高層領導。

          這種批評登報的現象在華為不是首例。在對外的華為人報、對內的管理優化報,此類批評更多,心聲社區里,歌功頌德的文章,即使有也被跟帖的一片罵聲和挖苦聲掩蓋掉。

          中國很多本土企業對咨詢很不屑,很多咨詢都是被要求免費的(即使他們心里很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華為每年支付給咨詢顧問的費用都是至少幾億美金。因為這些咨詢顧問不僅幫助公司發現問題,而且還幫助解決問題。

          大手筆與鐵公雞

          這是體現在華為公司政策上。華為的行政都是社會化的,而且有種觀念認為公司福利會造就員工的懶惰。但并不是華為公司沒有福利,而是在華為公司把福利去大鍋飯化。官方名稱叫“以奮斗者為本”。

          舉幾個例子,華為班車是收費的,而且還不便宜(相比地鐵),但是用于送加班回家的員工的晚班車是免費的。華為的餐費也是收費的,但加班員工有夜宵補助。

          在舒適地區的員工是幾乎沒有任何福利的,但在艱苦地區會有非常高的補助(只是內部對比,不是跟外企比),比如去伊拉克等戰亂地區,據說每天補貼2百美金(實際可能會有浮動)。

          在海外,特別是在非洲,據說員工(筆者沒有親見)生活條件其實也是不錯的,個別地區還有別墅住。在深圳,能住進百草園(華為單身公寓)那得排隊半年到1年之久,但是晚上加班太晚,可以免費住到宿舍。還可以叫穿梭車,免費送自己過去。

          現在行政在不斷優化中,而且越做越細,連出差是住宿舍還是酒店還是租房,住多少錢的酒店,買的飛機票是否打折這類,什么時候起飛落地這些信息都在不斷的扣。

          如果把福利和獎金比起來,那更是差別巨大,重大項目成功,業績達成后的獎金卻是嘩嘩的,但只獎勵對項目做出貢獻的人。

          結果就是,你想得到好的福利,想得到好的收入,那就只能去奮斗。只想在華為混天,那會很難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乐昌市| 叙永县| 喀喇| 镶黄旗| 包头市| 高雄市| 南丰县| 措勤县| 北辰区| 海门市| 孝昌县| 榕江县| 西贡区| SHOW| 米泉市| 新营市| 崇信县| 屯门区| 彭阳县| 金堂县| 巴塘县| 增城市| 蓬莱市| 塘沽区| 沙湾县| 天水市| 民乐县| 稻城县| 抚顺市| 无为县| 称多县| 镇平县| 林甸县| 滕州市| 翁源县| 壤塘县| 博客| 山阴县| 敖汉旗|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