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觀感,兼談為什么硅谷多出印度CEO
第一次來美國還是1998年,當時在聯想工作,陪同楊元慶及Intel楊敘等赴美與Intel、微軟等洽談商務合作,人生第一次吃到哈根達斯還是楊敘專門開車到硅谷的一家小店。
一、為什么硅谷多出印度CEO
谷歌任命印度人桑達-皮采為CEO,引發中國人為何當不了CEO的討論,因為之前微軟、百事集團、萬事達等美國公司都已經任命了印度出生的高管擔任CEO。
在美朋友很多,趁聚會探討出幾條原因:
1、大陸留美同學更愿意回國創業
相對印度裔在美員工,大陸籍留美人員更愿意回國創業,過去三十年大陸互聯網及集成電路產業在NASDAQ創業上市公司遠多于印度,反映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創業機會更多,像SOHU張朝陽、展訊武平、中星微鄧中翰都是其中代表。
2、大陸留美時間較晚、專業較窄
目前各公司高管普遍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畢業生,那個時代大陸赴美人員相對較少,為了獲得獎學金攻讀專業也以理科為主,雖然中間有不少轉行做互聯網或集成電路,可能轉到華爾街做分析師的更多,不像現在大陸經濟發達之后赴美留學攻讀已經遍及各個專業。
3、語言因素
對于中國人而言,印度英語比較難懂,不過印度以英語作為國語,赴美對于印度人而言不存在一點語言障礙,早期赴美的大陸留學生普遍存在語言障礙,因此做工程師的好像更多,溝通問題阻礙了大陸員工在美的晉升。
當然,按照某些朋友的說法,大陸籍員工沒有印度裔員工抱團,互相排擠等因素,不過相信隨著大陸留美人員越來越多,未來出現美國公司任命大陸出身的人士擔任CEO并不困難。
二、大陸發展集成電路需要與硅谷互動
美國華人半導體協會會員超過四千人,這個協會以大陸出身會員為主,臺灣籍半導體組織是華美半導體協會。
昨天應美國華人半導體協會之邀到硅谷作報告,介紹最新大陸集成電路動態,協會只是提前一天發了郵件通知,沒想到居然有七十多個人到會,交流也很充分,目前 大陸籍員工遍及美國各大半導體公司,對大陸近來大力扶植集成電路產業動態也非常關注,隨著大陸集成電路產業交流日益國際化,相信未來在美大陸員工將成為大 陸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與互聯網不同,集成電路產業更加國際化,不僅市場國際化、供應鏈國際化,人才也日益國際化,華為海思已經在全球設置了十幾個研發中心,就是為了吸引全世界 人才的加盟,應當說大陸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人才特別是資深人才短缺是核心問題,而在美幾千名大陸裔集成電路人才無疑是最大的聚寶盆,這些掌握著最先進 技術、處于時代前沿的工程師也是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的保障,隨著赴美留學人員的越來越多,這個聚寶盆的容量只會越來越大。
希望美國華人半導體協會在未來中美交流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希望大陸企業家更多的關注硅谷,關注這些在美的工程師,將大陸制造、市場與美國的人員、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