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關于人工智能,我們了解的其實很少

        關于人工智能,我們了解的其實很少

        作者: 時間:2015-08-04 來源:eefocus 收藏
        編者按: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讓“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它將給產業結構等帶來什么影響?

          可以端菜掃地、唱歌跳舞,可以跟孩子做游戲、陪老人談天說地……在剛剛結束的第19屆RoboCup世界杯賽上,智能服務成為最吸引眼球的“明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248.htm

          讓從僅僅行動自如到“能聽會說”,甚至到“能理解會思考”,靠的正是技術。目前,技術發展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它將給產業結構等帶來什么影響?……在26日舉行的2015中國大會上,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產業界人士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熱點和發展趨勢等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

          人工智能概念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人工智能進入新的春天。語音識別、圖像分類、機器翻譯、可穿戴設備、無人駕駛汽車等人工智能技術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當前,面向特定領域的專用人工智能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甚至可以在單點突破、局部智能水平的單項測試中超越人類智能。比如日本仿人機器人、美國獵豹機器人、德國工業機器人,還有我國的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步態識別等。”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院士說。

          但專家們認為,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和應用依然任重道遠?!叭说拇竽X是一個通用智能系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與之相比,現有的人工智能差距還比較遠。比如沒有智慧,沒有情商等。”譚鐵牛說。

          比如說,人工智能可以在國際象棋比賽中打敗人類冠軍,但在對智能水平要求更高的圍棋項目中只相當于業余五段水平。目前無人駕駛的概念車只能在某些測試路段做到高度自動駕駛,而在人口密集型城市街道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還需要長期攻關。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機遇挑戰并存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字識別、語音識別、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生物特征識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智能科技成果已進入廣泛的實際應用。

          2014年,我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猛增54%,達到5.6萬臺。2014年我國智能語音交互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指紋、人臉、虹膜識別等產業規模達100億元。同時,我國已經擁有一支人工智能研發隊伍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設施齊全的研發機構,研發產出數量和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很多企業也積極布局,如百度的“百度大腦”計劃、科大訊飛“超腦計劃”等。

          一些與會專家表示,盡管我國在一些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尤其是核心算法方面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但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比如高精尖零部件、技術工業、工業設計、大型智能系統、大規模應用系統以及基礎平臺等。

          同時我國人工智能的整體應用水平還相對較低。以機器人為例,2014年我國銷售的5.6萬臺機器人只有1.6萬臺來自本土供應商,并且大部分是低端機器人,其他則來自海外供應商。并且我國“機器人密度”僅為德國日本等國的十分之一。

          “智能+X”或將成為創新時尚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蓬勃發展,已成為諸多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創業投資的熱門方向。谷歌、IBM等國際巨頭紛紛搶灘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鏈,力圖掌握人工智能時代的主動權。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對傳統行業產生重大顛覆性影響,‘智能+X’將成為創新時尚。人工智能將在國防、醫療、工業、農業、金融、商業、教育、公共安全等領域取得廣泛應用,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引發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弊T鐵牛說。

          “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院士表示,“‘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等對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重大需求,發展智能產業和智慧經濟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際巨頭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還沒有完全形成壟斷。我國完全有可能利用市場需求優勢、用戶數據優勢等,搶占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掌握主動權。

          專家同時指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還面臨著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基礎設施、技術水平、數據共享等挑戰。應對人工智能的市場準入方面建立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以支撐智能化發展,引進培養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同時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社會倫理問題也應加強研究,建立健全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關鍵詞: 人工智能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怀化市| 呼和浩特市| 梓潼县| 溆浦县| 彰化县| 宿迁市| 延津县| 茶陵县| 福贡县| 镇赉县| 东阳市| 海门市| 龙泉市| 黑山县| 宁都县| 长春市| 罗城| 永兴县| 商城县| 营口市| 德钦县| 井冈山市| 辽阳县| 射洪县| 安平县| 石门县| 唐海县| 贵州省| 吉林省| 开封县| 旬邑县| 曲阳县| 团风县| 桐梓县| 平顺县| 寿阳县| 宣化县| 固阳县| 大石桥市|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