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電視“價格戰”是利還是弊?
近日,電視行業大有蓋過手機的風頭。互聯網企業頻頻出招,一路從價格打到內容;就在不久前,某些品牌廠商甚至將高端曲面電視直接殺到了6999元;再是暴風影音也要推出自家電視;別說消費者,可能連業內人士都驚呼看不懂:電視圈到底怎么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583.htm“價格戰”的背后
盡管行業對“價格戰”早有預料,但誰也未曾想到戰火會如此之快燒到“曲面”。
事實上,奧維咨詢在2014年底就預測,電視行業增長放緩成為常態,至2017年市場增速都不明顯。工信部的最新數據也證實了這一觀點,今年1-5月,我國液晶電視生產為5469.9萬臺,同比下跌0.1%。同時,據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4月、5月彩電零售出現“量價齊跌”的狀況。市場爭奪將由“增量”轉為“存量”。
同時,角力國際市場受挫也加速了這一問題。據海關總署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產品牌累計出口同比下滑了13.1%。
另一方面,現有電視品類競爭已經白熱化,空間越來越小。毫無疑問,“曲面”是打破僵局的鑰匙。如果你走進賣場就會發現,幾乎所有電視廠商把曲面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在去年,市面上只有三星、海信、TCL等個別幾家。
國產品牌盯上了“曲面蛋糕”,現在終于動手了。
為何針對三星?
不過國產電視想做大曲面,有一個問題繞不開,那就是如何面對三星。
因為,三星歷經5年研發才成為曲面科技的締造者,同時也是曲面電視市場最大的受益者。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在去年三星占據了中國曲面電視市場超八成的份額。即便在今年上半年,眾多國產品牌涌入,三星仍保持了七成的絕對優勢。
顯然,比產品、拼技術正面撼動三星事半功倍。如果內容無法做到差異化,硬件又沒法挑戰三星,正面挑戰無益于以卵擊石。所以“降價”成了眾多廠商的突破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曲面市場還遠未成熟,沒達到要靠價格火拼的地步。”他說,曲面電視雖然在今年達到70倍的增速,但市場滲透率至今才1.5%,受眾多是講究生活品質的高端人士和熱衷科技、電影畫質的極客。
最讓他擔心的是“價格戰”一旦拉開,曲面的“品質”很難保證。而且有專家指出,“低價”不會取代“高端”,而是會助推曲面像現在的4K市場一樣成熟,產品高、中、低端的細分化競爭。即便是同尺寸的產品,因為針對的消費者需求不同,功能和科技含量也完全不同,價格會相差2-3倍。
從某種意義上講,“低價曲面”并非對標三星,更像押寶普通大眾的消費心理,加速從“圍觀”走向“購買”。因為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很難分清“僅有曲面屏幕”和“真正的曲面體驗”的差別。不過站在消費者立場,我們希望像三星等曲面電視廠商,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推廣成本,真正為消費者帶來實惠的價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