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之爭步入白熱化 我國需集中產業力量與歐美競合
隨著移動互聯日新月異的發展,移動通信技術升級換代的速度也在不斷的突破極限,面對用戶對移動通信網絡速率無上限的需求,5G的呼聲越來越高。近年來,從國際標準組織到各大運營商、設備商等都不斷加大5G研發力度,5G身影日漸清晰,設立全球統一標準也已成為共識,全球5G時代到來指日可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055.htm

2015年5月28日,第三屆IMT-2020(5G)峰會在北京召開,國內外產學研300多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本屆峰會,共同構建“5G技術架構”。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5G無限技術架構》和《5G的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正式提出了我國5G技術架構。
《5G無線技術架構》白皮書提出,5G將基于統一的空口技術框架,沿著5G新空口(含低頻和高頻)及4G演進兩條技術路線,依托新型多址、大規模天線、超密集組網和全頻譜接入等核心技術,通過靈活地技術與參數配置,形成面向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連接等場景的空口技術方案,從而全面滿足2020年及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業務需求。
《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指出,5G網絡將以全新型網絡結構及SDN/NFV構建的平臺為主要特征。基于控制轉發分離和控制功能重構的技術設計新型網絡架構,提高網絡面向5G復雜場景下的整體接入性能;基于虛擬化技術按需編排網絡資源,實現網絡切片和靈活部署,滿足端到端的業務體驗和高效的網絡運營需求。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白皮書是推進組繼2014年5月發布《5G愿景與需求白皮書》、2015年2月《5G概念白皮書》后又一新的技術力作,表明國內5G創新研發和標準化工作的持續推進及實質性進展。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大力推動5G技術研發,注重加強國際合作,完善協同推進機制。目前,5G需求及關鍵技術指標(KPI)已經基本確定,ITU、3GPP等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已明確5G工作時間表。國際電聯將于2015年6月完成5G愿景, 并計劃于2017年開始5G國際標準征集。2015年9月3GPP將啟動5G標準化的前期研究。5G將使互聯網速度大為加快,使一系列新應用成為可能,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