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人IBM的醫療夢如何實現?
IBM的中國醫療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449.htm這里單獨說說IBM的中國醫療布局,其實與中國早在1934年就已結緣。
那一年IBM為北京協和醫院安裝了第一套商用處理機。直到1979年,在中斷聯系40多年后,IBM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再次來到中國。并在隨后的20多年,橫跨多個行業成為中國最可靠的信息技術手段。
在中國醫療領域的再次回歸,要追溯到2004年。當時時任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周偉琨,宣布了在中國的一系列新動作,還同時聲稱這也是IBM全球轉型的一部分。
同年4月,IBM在上海舉行了首次醫療行業合作伙伴大會,吹響了全面進軍醫療衛生行業的號角;
2005年5月,IBM在成都舉辦2005年醫療行業合作伙伴大輝,宣布退出醫療與生命科學轉
型的劉鄉長大舉措,并圍繞這個發展領域,與合作伙伴聯手開發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與服務。
2005年12月,IBM在北京發布了《迎接2010: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前景展望》白皮書。這是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自2005年成立后,針對醫療衛生行業推出的第一本白皮書。
IBM中國區政府與公眾事業部副總經理劉煥時說,過去醫療行業更多是看會計系統,患者進行掛號的前臺系統,沒有進入到最終的核心救治系統,預計中國這個行業會快速發展而且這個行業的應用會從前臺業務進入到核心業務。
2009年5月,IBM助力重慶金山科技膠囊內窺鏡項目。IBM為金山科技提供一份基于DB2數據庫的IT平臺。通過運用IBM的信息化技術和設備,利用互聯網把影像數據傳輸到圖像數據中心,然后通過專業的醫療圖像篩查員對圖像進行篩選,并最后把圖片檢驗結果返還給醫生。
2010年6月,IBM結合國內市場需要,與全球領先的應用軟件企業和解決方案提供商SAP一起合作推進大型醫院的管理運營、醫院的HRP(醫院資源管理規劃)以及臨床過程的信息化等等。其中,IBM將幫助醫院梳理復雜的管理流程,并根據IBM的規劃和咨詢經驗進行流程再造。此外,針對大型的軟件項目,IBM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聯手SAP這樣的供應商,并借助其在醫院財務管理、醫療設備、藥品等方面的解決方案。
2010年7月,IBM與北大人民醫院共建首個以慢性病治理為重點的基于證據的個人健康管理系統。該系統對病人健康以及來自之前診斷、治療和研究的最佳實踐進行全面的檢查,向醫生提供臨床決策解決方案。
同月,在中國決定拿出數十億美元升級醫療保健系統后,IBM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1億美元服務于中國醫療保健改革計劃。這項投資計劃將利用IBM系統集成、服務研究和云計算方面的專業技術,讓醫療從業人員致力于患者護理。
2010年9月,IBM中國宣布與長達7年的合作伙伴天健科技集團共同推進中國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并將IBM云計算架構應用于區域醫療解決方案信息化方案中。天健表示,采用云計算架構可以讓醫院或公共衛生系統的用戶節省大約30%的信息化投資。
2014年3月,國內首個針對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健康云創新中心。IBM與易聯眾聯合宣布建立打造國內第一個針對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健康云創新中心,加速智慧醫療在中國的有效落地。與傳統基于項目的合作不同,易聯眾與IBM的此次合作面向未來醫療服務模式,雙方將合力對研發、市場、渠道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共同投入,利用云計算技術,針對糖尿病醫護特點,在健康云解決方案研發、健康云服務試點及市場推廣、健康云第三方應用招募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創新。
2014年7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聯合美國IBM沃森研究院、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醫藥大數據前沿機構的研究人員通力協作,共同構建了基于醫藥大數據的藥物互相作用搜索引擎,進而在個體化用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化合物-蛋白互作組(Chemical-ProteinInteractome, CPI)的海量數據在超級計算機上模擬藥物相互作用。工作首先模擬FDA所批藥物已知的相互作用指紋圖譜,通過改進了的大數據挖掘算法,比較用戶提交分子的指紋圖譜來預測潛在藥物互作,從而及時預測用藥風險。和同類預測比較后,研究人員發現該引擎的計算精度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可為規避基于藥物互作的藥物不良反應提供了重要信息,從而有助于實現個性化用藥。
除了以上的醫療布局外,IBM還與多家中國醫療機構合作,通過提供全面的硬件架構、系統軟件和中間件,以及具體的行業解決方案,推動醫療衛生行業在戰略與發展、運營和流程、信息技術應用不同層面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