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BCM硬件設計的平臺化和半導體化(下)

        BCM硬件設計的平臺化和半導體化(下)

        作者:蘇謝祖 時間:2015-04-2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接上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088.htm

          4 設計趨勢

          目前設計技術日新月異,主要的趨勢是平臺化靈活性更高,集成度更高和分布式設計者三大方向。另外隨著ISO26262安全規范的推行,關于功能安全的考慮在設計中將會得到更多的體現。

          4.1 集成度和靈活性

          隨著汽車電子的發展,目前設計的趨勢是平臺化和高集成度化兩個趨勢。平臺化SBC、器件、共用ADC,以及高低邊可配等。 主要通過器件的兼容性來實現。集成度主要是提高器件的集成度,例如采用系統基礎芯片將電源、CAN收發器、LIN收發器集成到一個芯片上,在功率輸出方面采用控制的多通道器件實現集成。英飛凌半導體在這兩方面均有豐富的產品鏈,如TLE826X和TLE926X系列SBC器件,多路高低邊SPOC和DER家族。圖14(a)是BCM平臺化示意圖。

          4.2 分布式系統

          分布式系統是車身電子發展的又一大趨勢,由于車身系統中的較多,而且分布位置各異,位于車頭、側位、尾部和車內,隨著數目的日益增加,如果每個均使用線速直連控制,會造成龐雜的線束系統,增加了車身的成本和重量。為了改善布線架構和降低線束重量,車身系統中大量采用分布式,即大量采用總線控制,終端負載通過以節點的方式掛載到總線上,在車身系統尤其多采用LIN Slave結構,如照明系統、座椅系統和空調系統等。英飛凌半導體提供了Lin Slave的全套解決方案,其中典型的產品是ePower TLE983X系列,尤其適合車身應用中的電機控制,如圖14(b)所示的智能車窗電機驅動,另外針對氛圍燈RGB調色的LIN節點芯片TLE730X和TLE739X系列。

          5 實驗結果

          本文根據對國內外商用車BCM(24V電池供電)負載情況調研結果,給出了24V系統的BCM平臺參考設計。圖15是24V BCM的設計系統框圖,包括微處理器、功率芯片、電源、輸入開關和通信模塊等部分,圖中給出了負載和相關驅動的型號。該BCM目前已經通過了實驗驗證,圖16是實驗驗證模擬,包括輸入板、BCM和負載板三大部分組成。后續將進行實車測試。

        電子負載相關文章:電子負載原理


        關鍵詞: BCM ECU LED 負載 MOSFET SP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舒兰市| 乌兰察布市| 宜城市| 江口县| 普定县| 茌平县| 望江县| 中卫市| 澳门| 双流县| 新乡县| 当雄县| 沐川县| 沈阳市| 恩施市| 巧家县| 北京市| 新邵县| 沂南县| 林芝县| 洛隆县| 滦平县| 区。| 镇远县| 凤翔县| 苍溪县| 池州市| 鞍山市| 额敏县| 巨鹿县| 岳池县| 商城县| 勃利县| 平谷区| 莒南县| 阿坝| 遂川县| 英吉沙县| 扬州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