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約到期 鴻海夏普“死灰復燃”復合有戲?
放不下聯日抗韓,延續眼球計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585.htm除了戰略的考量因素外,對于鴻海來說,與夏普之間多年形成的“戰略”關系也是讓郭臺銘對入股事|件“放不下”的原因之一。
NPD Display Search分析稱,此前鴻海和其之前投資入股的面板廠商奇美之間,已經與夏普建立了許多策略性聯盟。
比如,鴻海已經是夏普液晶模組組裝的代工制造商,夏普通過技術授權將其UV2A光配向技術授權給奇美,并曾經幫助奇美改善其在臺灣的7代和8代線光配向產能爬坡進程。
又如,鴻海承接夏普的液晶電視代工業務訂單,奇美供應一些不能由夏普生產的液晶面板給夏普的液晶電視。這種現象在夏普將其8代線改裝成金屬氧化物生產制程和10代線產能利用率降低之后漸漸增多。
另外,鴻海是蘋果iPhone和iPad的主要整機組裝商。同時,夏普也是iPhone和iPad的一個主要面板供應商,兩者曾經在一起緊密合作以解決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生產和技術問題。鴻海還是索尼液晶電視的主要整機組裝商,同時索尼也從夏普購買液晶電視面板,主要是夏普10代線生產的40英寸和60英寸面板產品,然后將面板提供給鴻海的電視組裝廠進行組裝。也就是說,夏普和鴻海在索尼液晶電視產品項目上具有間接合作關系。
臺灣產業鏈分析師表示,蘋果與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夏普生產智能手機、平板終端用中小型液晶面板的龜山第1工廠實際上已成為“蘋果的專用工廠”。從這個意義來說,夏普應該站在蘋果陣營,而片山卻故意靠近三星,期望構筑和兩大陣營的等距離關系,這一點讓曾經希望“聯日抗韓”的郭臺銘感到有些不解,多少心里也有一些怨氣。
不過,不管鴻海的態度如何,在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看來,鴻海是否能重新入股夏普,主要看鴻海面板消化能力。
眼球計劃沒有持續動作,需要日本企業的面板技術。無論夏普還是JDI,仍有技術優勢。
“鴻夏戀”死灰復燃,是否修成正果
市場預期,隨夏普債務危機升溫,雙方破鏡重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鴻海之前公布的重大內容,鴻海與夏普于2012年3月27日簽訂合作契約,雙方約定有效期間為3年,預計今年3月26日到期。由于日本液晶面板大廠夏普(SHARP)深陷債務危機,驚傳可能裁員6000人,也讓外界預期鴻海向夏普出資、援助財務危機的機會提高,可能讓“鴻夏戀”最終得以修成正果。
根據日本媒體東洋經濟Online(Toyokeizai Online)20日報導,郭臺銘3月13日在深圳接受日本雜志“周刊東洋經濟”獨家專訪時透露了有意向夏普提出出資等營運支持的提案,且預估最快將會在3月份內向夏普及其主要往來銀行(瑞穗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傳達上述出資意愿。
鴻海表示,自2012年郭臺銘董事長以個人名義入股日本堺十代廠,短短一年,堺十代廠就扭轉連續幾年巨額虧損的局面,在2013年即轉虧為盈,2014年也是持續獲利;郭董事長身為大股東,更將自身可獲得的股東紅利,全數發放給同仁,大大激勵日本員工的士氣。
郭臺銘曾表示,投資夏普本社的關鍵就在于能否“參與”經營,而鴻海對于合作計劃,從來并不僅限于投資,而是包括技術授權轉移等,更多元的合作。鴻海指出,期待[投資雙贏]的局面,目前堺十代廠稼動率維持健康水平,并成功與鴻海其他客戶合作,由鴻海引進新的市場渠道,表現十分亮眼,未來堺十代廠將持續保持獲利。
鴻海指出,堺十代廠成功的經營,就是鴻海投資、參與經營的最佳典范。在11屏3網2云4G新時代中,鴻海身為全世界最大的科技服務業龍頭,提供客戶IIDM-SM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模式,將會是所有科技業最佳的合作伙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