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技術發展方向——硅光子解讀
背景強大 硅光子重出江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280.htm早在2010年,Intel就在硅光子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起全球首個集成激光器的端到端硅基光數據連接,證明未來計算機可以使用光信號替代電信號進行數據傳輸。
2013年9月,Intel、康寧宣布共同研發了新的光纖傳輸技術,300米之內可以做到1.6Tb/s(200GB/s)的驚人速度,這種光纖采用了康寧的ClearCurve LX多模光纖技術,并搭配Intel MXC光學接口,未來可以支持Intel硅光子技術產品。
2013年11月富士通宣布,通過與Intel的大力合作,已成功打造并展示了全球第一臺基于Intel OPCIe(光學PCI-E)的服務器,而其中的核心技術就是Intel苦心研發多年的硅光子。
另一位藍色巨人IBM也沒閑著。在 Intel建起全球首個集成激光器的端到端硅基光數據連接之后不久,IBM之后很快也披露了自己的“CMOS集成硅納米光子”技術,通過將電子、光學設備融合在同一塊硅片上,實現了芯片間通信從電信號到光脈沖的進化。
2010年,IBM在日本東京發布了其在芯片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硅納米光子學技術,該芯片技術可將電子和光子納米器件集成在一塊硅芯片上,使計算機芯片之間通過光脈沖(而不是電子信號)進行通訊。科學家有望據此研制出比傳統芯片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芯片,為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的研發開辟道路。這是IBM歷時10年研發的CMOS集成硅納米光子學技術,通過將光電器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增加芯片之間傳輸數據的速度和芯片的性能,突破了這一瓶頸。
近日,IBM宣稱已將硅光子技術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并且將一個硅光集成芯片塞到了與CPU相同的封裝尺寸中。
2014年12月,華為與納米研究中心——比利時的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聯合宣布,聚焦于光學數據鏈路技術,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再進一步。這對于硅基光學互連的聯合研究有望帶來諸多益處,包括高速、低功耗和成本節省。
2013年,華為收購了領先的硅光子技術公司,拆分自IMEC和UGent的Caliopa,從而將硅光子研究納入了其歐洲研發組合。為了兌現促進Caliopa發展的承諾,華為一直對其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使之與自己的快速增長步調一致。
結 語
等等這些行業巨頭都在瞄準硅光子市場,重點開發硅光子技術。強大的背景支持,結合夯實的歷史基礎,硅光子技術戴著閃耀的光環重出江湖。
隨著技術的發展,硅光子可能投入更實際與廣泛的應用,甚至能替代半導體晶體管等光學芯片,獲得更高的計算性能。當然,硅光子目前還面臨很多技術瓶頸,但在整個產業界的努力下,問題正在被突破,業界對硅光子大規模商用也抱有極大的信心,有業內人士預計廣泛應用需要7-10年的時間。只要相信,就能做到!更多問題,留給時間去驗證吧。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交換機相關文章:交換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