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國芯 國內半導體2014熱點回顧之【華為海思】
但是64位8核心的規格,對于手機小白來說就是廣告神器,64位比32位多,8核心比4核心多,市場就認這個。在攝像頭、內存支持上、麒麟620都卡到低成本夠用的底線,海思的定制可謂聰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362.htm所以,麒麟620標志著海思實際上已經是一流的芯片廠商,它能夠做出高性能的產品,也能根據市場需求在成本和規格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
海思芯片獲美國認證或單飛
海思芯片除了在國內揚眉吐氣,最近大有走出國門走向全球的氣勢。近日已證實,海思芯片已經通過美國有關主管部門的認證,允許其進入美國市場銷售,為華為終端進軍美國市場做好背書。并傳中諾/OnTime已經拿到了兩款海思芯片的授權,海思或準備單飛,雖然華為官方渠道否認傳聞,不過單飛也是早晚的事。
據報導說,2014全球半導體50強從銷售增幅來看,中國海思半導體公司增幅最大,達到53%。SK海力士以22%的增幅排名第7。
多年來,海思處理器一直都是華為自己專用,研發成本、平臺方案、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限制也決定了它走向開放的難度極大,但現在,海思還是準備單飛了。
經過戰略層面的反復思考,華為已經有意讓海思業務部門獨立運營,但不會突然撒手放開,而是從對外開放授權起步。
據華強電子產業研究所分析師潘九堂確認,中諾/OnTime已經拿到了兩款海思芯片的授權,分別是麒麟930、麒麟630,都是64位八核處理器,其中前者四個A57加四個A53、后者八個A53,均采用臺積電16nm工藝制造。華為P8就有可能采用麒麟930。
不過,隨后華為官方渠道否認了這個傳聞,稱海思授權中諾開發手機解決方案,只服務于華為公司,沒有給華為之外的其他廠商做方案。
中諾/OnTime將會用這兩款芯片為華為、其他廠商進行手機的ODM設計制造,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看到相關產品問世。
中諾/OnTime是兩家公司以2億元收購合并而成的方案設計廠商,源于摩托羅拉、德信無線,曾經幫助意法愛立信(STE)、Marvell、展訊等將移動處理器推向市場。
海思之所以敢走出去,主要得益于經過幾年協同作戰,海思在技術、經驗、出貨、財務上都實現了良性循環,華為手機在產品、品牌、營銷上也進步巨大,獨立運作和對外的條件已經具備。要想實現更大的發展,海思必須融入開放競爭合作體系。
小結:從麒麟920出世到獲得美國認證,海思芯片正憑著自己的技術一步步變大變強,并且走出國門,也許現在將海思與高通直面競爭仍有不小差距,但海思對高通的威脅顯然要遠高于聯發科等對手的威脅,未來如果形成海思與高通雙寡頭競爭格局筆者表示也不會太驚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