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芯”開始授權 幾個弱點挑戰公眾市場
編者按: 華為海思開始授權了。不過,技術不占優勢、價格不占優勢的海思芯片,還有很多的門檻要過,才能真正走向公眾市場。
海思面臨開拓市場的困難。中國手機已經度過了百花爭艷的時期,市場份額基本集中在小米、聯想、華為手中。據ISUPPLI的數據,2014年聯想、小米、華為、酷派四家占據中國市場約50%的市場份額,由于華為手機與這些國產品牌成為直接競爭對手,他們采用華為海思的手機芯片的可能性并不大,小品牌企業逐漸消亡,海思面臨著開拓市場的困難。國產手機中還有部分手機企業開始自己生產芯片,例如小米與聯芯合作生產手機芯片,中興自己開發手機芯片等,這進一步加大了海思開拓市場的難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285.htm海思在服務上難占優勢。目前聯發科、高通等都極端重視服務,他們派駐工程師與手機企業共同合作解決問題,例如聯發科為了幫助魅族早日推出魅藍手機據說就派駐了一隊工程師常駐魅族公司,高通為了解決驍龍615的發熱問題與OPPO工程師日夜工作,海思K3的失敗部分原因據說就是他們不重視服務,如今手機芯片的功能多、配合的元件數量更是繁多,遇上問題往往需要手機芯片企業協同解決。
海思在技術上已經擁有較強的實力,2014年華為手機正是憑借海思的芯片站穩了腳跟,打破了小米的營銷優勢,不過海思作為芯片廠商,要走向公眾市場與華為手機很不一樣,海思需要做好面對諸多硬指標的提升與挑戰,從過去的純芯片技術研發企業向手機核心元器件供應商的角色轉變觀念,一步步解決問題,才能成功拓展公眾市場。
攝像頭相關文章:攝像頭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