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狼性文化下的華為:開拓美國市場無視小米

        狼性文化下的華為:開拓美國市場無視小米

        作者: 時間:2015-01-29 來源:百度百家 收藏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稱作智能手機行業“進擊的巨人”恰如其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142.htm

          就在今天上午,消費者BG(業務集群)在深圳正式發布其上年度經營數據:2014年,消費者業務終端產品總出貨量達到1.38億部,同比增長7.8%。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7500萬部,同比增長45%。2014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122億美元,首次突破百億美元的里程碑大關,同比增長30%。這樣的數字或許暫時還不足以與三星、蘋果正面PK,但已足夠將華為帶入業界超級玩家的行列。于是,他們道出了這樣的愿景:2015年,華為要“決勝全球格局”。

          何謂“決勝全球格局”?也可以具體到數據上來。2014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7500萬部,其中單機價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機占比為18%;今年它們將分別提升至1億部和30%以上。2014年華為海外收入占比為52%;今年將擴大至60%以上。換言之,目前其中高端機年銷量約為1350萬部,海外收入約63.44億美元;今年華為希望賣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占領更廣闊的海外市場。而這樣的預期,潛臺詞似乎是在告訴友商:華為必將更為“高大上”,其市場和渠道必將更為全球化,其“假想敵”并非扎根本土鬧革命的土鱉們。

          是的,華為祭出的是全球開花的打法,且這種打法已經初顯成效。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華為手機已經是當地市場上的統治者。據其提供的市場占有率統計圖示,在緬甸市場華為手機占比5成,加勒比海地區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占比達16%,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占比為13%……反而是本國市場,占有率才剛剛突破8%。難道真要應了那句老話——墻內開花墻外香?

          個人看來,這或許和華為的特質有關。

          華為消費者終端產品的確具有令國內友商所艷羨的特點,亦具備成為三星、蘋果挑戰者的資格。相較國內同業,華為已在B2B的運營商系統業務上深耕海外市場十數年,早已架構了遍布全球的市場網絡。而今只需要轉變思路,把B2B的成功經驗在消費者終端產品B2C的領域拷貝演進即可。不必另起爐灶,可使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與此同時,華為已經成為世界知名品牌之一。在Interbrand公布的2014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TOP100品牌中,位列94的華為是首家上榜的中國大陸企業。排名雖仍遠不及蘋果、三星,但已足夠領先國內同業。所以,華為的全球開花是自然而然的舉動。

          與此同時,把視野擴至全球,也是減少國內同業血海沖突,盡快彌補華為短板的一招棋。

          過去的華為手機在國內用戶當中是難言所謂“美譽度”的,留給市場最深刻的印象是陳列在運營商服務廳柜臺里形態各異、功能不一、數量龐大的定制機。白牌和低端定制的模式給華為手機留下的是“雜牌貨”的瘡疤。雖然它已經擯棄了這種自損顏面的舊套路,可畢竟流毒仍在,即使上市3個月便發貨200萬臺的華為高端爆款產品Mate7大獲成功,但要扭轉全國人民的“慣性思維”尚需時日。但海外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并不存在這一問題,反而是華為高端產品作為三星、蘋果挑戰者的面目更令人希冀嘗試。

          另外,榮耀模式確實是華為的一場自我革命,線上風暴也把它吹上了天,與風口上的成為了口水戰場上的常客。但畢竟是國內線上發燒營銷的鼻祖,其唯快不破的信條一時半會兒亦難被人超越。與其在國內市場上和所謂硬件零利潤們拼刺刀,不如先把榮耀模式到海外市場上去擴散一番,雖在國內是后發、卻能于海外先至。

          于是乎,剛剛在微博上拉開辯論賽、有著“華為大嘴”之稱的余承東表示:“從2015年起,華為消費者業務將多頭并舉,重兵布局海外十多個國家,并開始探索軟件服務和構建生態系統,創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新格局。”

          當然樂見華為能有這樣的格局,更是期許它能將三星、蘋果挑落馬下。可愿望歸愿望,事實歸事實,華為的海外用兵是否能夠決勝千里仍有幾處隱憂。

          法律的風險是潛在的,且有集中爆發的可能。譬如小米便在印度遭遇過所謂“專利門”風波,而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曾以網絡安全等問題為由干擾過華為系統產品的正常銷售等等。金融的風險亦不可忽略的。歐洲央行超出市場預期的QE已經啟動,歐元貶值的影響正擴散至全球市場。重兵海外需要如何對沖匯率等金融風險,并非拍拍腦袋就能說得清道的明的。此外,本土化的過程中如何將品牌融入當地社會也是存在各種風險的。據華為透露,截止2014年底,華為消費者BG在全球已經建立了630個品牌形象店——做得好當然能夠提升用戶體驗贏得老外點贊,可一旦水土不服那便是design in China的反面典型……

          所以,眼下根本還沒有到華為驕傲的時候,哪怕是突破百億美元的銷售額,亦只是剛剛殺出全球智能終端品牌的第二陣營,搶到了一張追趕先行者的車票。于內,華為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徹底扭轉B2B的悶騷思維。于外,華為還需要拿出過硬的產品和更具誘惑力的價格來占領市場。

          也許是“狼性”使然,華為此番將2015年定義為其“決戰年”——其實決戰不決戰不重要,征服消費者的心最重要。



        關鍵詞: 華為 小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金寨县| 平远县| 宁安市| 皮山县| 黄梅县| 新河县| 永城市| 五台县| 诏安县| 潜江市| 精河县| 肇州县| 确山县| 英吉沙县| 通化市| 汤原县| 大洼县| 图片| 无锡市| 本溪市| 罗定市| 衡南县| 磐安县| 讷河市| 旬阳县| 新丰县| 德保县| 临汾市| 平舆县| 翼城县| 周口市| 安泽县| 临朐县| 白水县| 凉城县| 富裕县| 四平市| 永修县| 商河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