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指紋識別產業鏈現狀:廠商饑渴 “標配”還有多遠?
目前,國內相關廠商紛紛進入該領域,觸控芯片廠商比如匯頂、思立微、比亞迪等都已布局指紋識別芯片。其中,匯頂科技在今年也將原來觸控芯片業務向指紋識別技術偏移,并且發布了國內首款按壓式電容觸摸指紋識別芯片。據了解,魅族的 MX4 Pro 其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技術便是采用匯頂科技提供的方案。而一些觸摸屏和攝像頭模組商也開始加入指紋識別模組行列,比如歐菲光去年在南昌投資 2 億進行指紋識別模組研發和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8623.htm目前,全球指紋識別市場主要由韓系廠商主導,包括Crucialtec 公司是全球指紋識別模組最大的供應商。而國內產業鏈廠商的加入,將有望打破指紋識別市場依賴韓系廠商的現狀。

但,目前國內指紋識別產業鏈還剛剛起步,并不完善。
首先,成本高、供應商不足。目前國內指紋識別模組供應商寥寥無幾,隨著品牌廠商的的需求旺盛,一時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據筆者從業內人士了解,目前國內指紋識別模塊報價高達11-12美元/支,這個價格和蘋果的指紋識別模塊單價相當。一旦導入生產,將明顯提高整機制造成本。因此目前也只有一些旗艦機型才采用指紋識別技術。
另外,雖然國際已經形成FIDO 聯盟,但對國內供應鏈小廠商來說,形同虛設。國內指紋識別技術仍缺乏統一的標準,這體現在安全的實現、模組封裝工藝等方面,不同廠商之間的差異非常大。
因此,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指紋識別技術要成為標配至少還要等到產業鏈完全成熟。指紋識別模組要形成大規模標準化生產,成本也要大幅度下降,這樣才可能像攝像頭、觸摸屏一樣成為標準化器件。而筆者認為,這個時間可能要等到2017年。
還將面臨安全、應用兩大難題
然而,除了生產、成本等制造問題,指紋識別技術要普及還要面臨兩個難題:信息安全和應用匱乏。
安全一直是困擾指紋識別技術最大的問題。號稱最安全的蘋果 Touch ID 在推出的當天就遭到了黑客的破解,不過當時是采取復制指模的方式來作弊。據了解,最新一代的指紋識別技術具有生物電識別功能,復制指模或是斷指將無法通過識別。
為了解決安全問題,很多指紋認證方案提供商也推出了軟件解決方法。一般的指紋認證過程是傳感器把指紋轉化成密鑰與手機本地的指紋數據對比后作出識別判斷。而一些廠商把本地的指紋數據上傳到云端,一旦服務器受到攻擊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目前大部分的解決方案是將指紋數據儲存在一個獨立的“黑盒子”中,這個“黑盒子”與主操作系統隔離,就算手機中 毒數據也不會被外界讀取。魅族 MX4 Pro 便是采取這種方式,在手機儲存中開辟了一個獨立的 Trust zone ,有效地阻止了數據被外界讀取。
另外,應用相對匱乏也是阻礙智能手機指紋識別發展的一個難題。對于大部分 iPhone 用戶來說,目前的指紋識別功能主要是用來“解鎖”,去年蘋果推出Apple Pay,指紋識別才多了支付的功能。而國內廠商包括華為 Mate7 結合支付寶錢包推出了支付方案,而魅族也宣布將與支付寶、微信合作開發 M-Pay 支付方案。未來,移動支付或將會成為未來指紋識別的主要用途。
2015年,將會有更多的國產手機品牌對指紋識別技術如饑似渴。相關數據表示, 2015 年全球帶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3.5 億部,其中國產占據 6000 萬- 1 億部,而國內智能手機指紋識別市場也有望達到 30 - 50 億元規模,如此大的市場缺口無疑將會促使大量產業鏈廠商加入指紋識別領域。未來1-2年,國內指紋識別產業鏈將加速走向成熟,并且隨著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到來,模組成本也有望下降,屆時指紋識別將很有可能像攝像頭一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手機充電器相關文章:手機充電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