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突破IC設計專利關卡 大陸政府布局IP/EDA

        突破IC設計專利關卡 大陸政府布局IP/EDA

        作者: 時間:2014-11-21 來源:新電子 收藏

          中國大陸業急起直追。在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扶植下,當地廠商數量和規模雖已大量成長,但仍面臨極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與矽智財(IP)授權金等成本壓力,因此中國政府不惜砸下重金成立專利基金和公共平臺強化IP和專利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739.htm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陳玲君表示,20奈米制程的開發成本已接近2億美元,16/14奈米制程更逼近3億美元,等同于Silicon Labs一半的營收。因此近來中國大陸IC設計業急欲擺脫支付專利金的重擔,在2014年4月針對IP專利成立第一支專利營運和技術轉移基金,透過收購和投資來匯集專利,再將專利回饋到投資業者身上,如TCL、小米。

          此外中國大陸也針對EDA專利提出因應政策,創立EDA公共支撐平臺。該平臺引進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等EDA軟體及涵蓋IC設計環節的工具供IC設計新創公司免費使用。

          此外,中國大陸也相當力拱當地IC設計業者,成立國家積體電路濟南產業化基地,提供公共EDA設計、驗證設計及IP開發使用等服務,加速培植新創IC設計公司;目前當地已聚集了多家IC設計和IC封裝廠商,企圖發揮產業群聚效益。

          專利實為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成長的一大屏障,近來該政府也針對手機晶片龍頭廠商高通(Qualcomm)提出反壟斷調查,為本土晶片商減輕專利成本負荷。

          隨著成本越來越高,IC設計產業大者恒大的現象將益發明顯。事實上,臺灣IC設計業就屬于M型化發展,光是聯發科在2014年的營收就已占臺灣IC設計業營收37%。若以營收成長幅度來看,聯發科加上晨星的成長率為54%,優于臺灣IC設計整體19%的成長率。

          中國近來也形成一股圍繞著龍頭企業的新產業型態,這些龍頭公司透過購并擁有獨家技術的新創公司或海外公司,以完備產品的整體性;再透過自身品牌形象成功打入市場。

          對此聯發科也不落人后,相繼并購或投資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如匯鼎科技、奕微半導體及北京和信銳智,聯發科都有持股。

          目前聯發科在IC設計產業局面尷尬,前者有高通挾低價產品壓境,后有大陸IC設計業者在政府政策相挺下近逼。陳玲君認為,對聯發科來講,大陸IC設計業者近期內雖不構成巨大威脅,但其相關發展還是值得注意。



        關鍵詞: IC設計 ED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金昌市| 时尚| 托克逊县| 彰化市| 盈江县| 商城县| 图木舒克市| 抚松县| 砀山县| 常德市| 闽侯县| 海盐县| 蕉岭县| 牟定县| 韩城市| 武清区| 五原县| 金湖县| 房产| 山西省| 新闻| 蒙自县| 霞浦县| 山东| 双峰县| 桦南县| 长宁区| 得荣县| 望城县| 正宁县| 荥阳市| 怀来县| 即墨市| 株洲市| 旬阳县| 嘉义市| 芜湖市| 巫溪县| 昆明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