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布局全球第一LTE網絡的實力從何而來
拼命想用戶所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038.htm在2G、3G時代華為走的是中低端市場路線,但是,在4G時代,華為突破了很多高端市場,這是為什么呢?“華為一直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王軍說,“我們在LTE領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人力,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客戶需求,并對這些需求進行快速響應。”
據了解,華為和沃達豐、Telefonica、法國電信、德國電信、軟銀等運營商建立了聯合創新組織。“我們會安排非常多的專家,坐在客戶的辦公室里討論未來的網絡發展需要什么技術,如果此時擦出了創意的火花,不管成功與否,華為都會有團隊去響應這個創意。”王軍補充說,“客戶沒有研發機構,一些設想無法實現,華為可以幫助他們去實現,這需要強大的精力、物力、財力去支撐,我們認為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并且是有回報的。”
此外,各家運營商的需求各有不同,一招鮮吃遍天的方式顯然行不通,而差異化成了華為滿足用戶需求的另一個關鍵。“歐洲的客戶,比如沃達豐就覺得它的站點越來越復雜,頻點數越來越多,華為便為其提供一套站點簡化的解決方案;日本軟銀的網絡越建越密,干擾問題隨之而來,華為提供的解決方案既解決了干擾問題又提升了網絡容量;而芬蘭因為地廣人稀,華為便為其打造了一套傳播距離遠且網絡覆蓋率高的解決方案。”
對于現階段國內電信運營商LTE建設面臨的挑戰,華為也想運營商之所想,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王軍認為,現階段國內LTE建設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國內用戶基數太大,而LTE的用戶感知特別好,用戶數會發展得非常快。二是國內大事件發生的概率會越來越大,盡管LTE基站一個小區的容量數非常大,但是,當大量用戶涌入后,網絡是否能夠承受住沖擊也將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三是站址的獲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這方面的需求比較迫切。對于解決方案,王軍表示,華為在全球有多張技術領先的商用網絡和成熟的運營經驗,所以能夠承受這么多大事件的考驗。此外,華為還提供Easy Macro、AAU、Atom Book、小基站等解決方案,能夠讓運營商更好地獲取站點,為運營商長遠的網絡建設和發展提供幫助。
企業整體實力提升
在8月16日南京青奧會開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現場與運動員一起自拍,同時呼吁觀眾自拍,并上傳社交網絡。于是,我們看到的是社交網站上一大波自拍照片,看不到的是全場15萬名觀眾上傳照片對網絡造成的沖擊。數據顯示,彼時,網絡平均下行速率是16.4Mbps,上行速率是9.1Mbps,試想,如果沒有高效的算法和過硬的產品質量,這類事件發生時,網絡便容易癱瘓。而華為作為網絡設備提供方,以99.9%的接通率和0.1%的掉話率,讓網絡經受住了“大事件”的考驗。
“目前大事件已成為一種常態。”王軍說,“蘇黎世電音街道、沙特HAJJ節、巴西世界杯、新加坡國慶日、日本富士音樂節、仁川亞運會等大型事件的保障對網絡設備的沖擊是明顯的,因為一臺設備在正常狀態下工作容易做到,但是在受到劇烈沖擊時能不能穩定運行,這就體現了設備最核心的性能。”
在王軍眼里,國內外運營商在大事件的保障上選擇華為,“不是說華為光是LTE做得好,運營商更多地看到了華為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整體實力的提升,客戶看到了和華為合作的精彩未來”。
華為并不是一天就成長起來的,王軍說:“我們在技術上的領先,真的是集結了全球最先進的研發資源。”其算法研究所、2012實驗室、材料研究所對全球產業鏈的構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做CDMA算法的工程師在美國的硅谷,做射頻、天線、功放的工程師在俄羅斯,研究微波的專家在意大利,寫軟件、做架構的工程師在印度。”正是因為有全球研究所的高級人才加入,華為才能做到整體實力的持續領先。
在采訪中,對于華為LTE今年營收達到40億美元的目標,王軍表示“沒有問題”。隨著第三波LTE市場建設的大規模啟動,王軍認為“全球明年將真正進入到LTE時代”,在這個“黃金時代”里,可以想象,穩坐LTE第一陣營,華為將以更多創新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讓全球用戶盡情享受寬帶盛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