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64位處理器的發展與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硬件成為了人們衡量一款手機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成為了廠商營銷推廣的主要噱頭。在經歷過真假八核之爭、屏幕、攝像頭像素等等拼比后,64位移動處理器以及64位技術也成為了各大廠商與芯片級廠商拼斗的主要論點。那么,什么是64位處理器,它與目前32位處理器又什么優勢,對于用戶與廠商以及整個行業又有哪些影響?針對種種問題,本期的鋒狂百科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64位處理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3566.htm64位處理器發展歷史
說到64位處理器,歷史可能有點長,因為早在半個世紀前,IBM就已經提出了“64位”處理器的概念。在當時,也就是1961年,IBM所發布的IBM7030Stretch超級電腦,就已經開始從32位數據字組發展到64位的指令字組。
而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又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32位技術及基于32位架構的處理器已經無法滿足服務器的重量負擔時,才開始向64位技術展開研究。到了90年代,64位處理器才真正在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其中包括像IBM、intel、AMD以及HP這樣的科技巨頭都開始將64位技術視為下一代處理器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
到了2000年以后,intel與AMD先后面向桌面級平臺推出了64位處理器,系統方面,Linux系統與微軟Windows系統也開始推出64位版本。直到今天,64位處理器以及系統在PC領域才算上真正成熟。
而到了移動領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發展,人們才慢慢開始對處理器重視起來。從最初的單核到雙核,再到四核乃至今天的八核處理器,雖然從使用意義上來說,如今手機的性能已經完全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但隨著設備的發展和新技術──語音識別、3D游戲和高分辨率顯示屏發展與普及。現在的八核處理器相信不久后,也將達到極限。可能有的網友會問,八核之后,廠商會不會推出16核處理器,對于這個問題,未來肯定會有,但在當下,由于核心越堆越多,對于功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沒有解決功耗這個問題之前,引入已經成熟的64位計算技術似乎成了上游芯片級廠商的共同認知。
在2011年,移動領域的芯片級霸主ARM公司正式推出了基于64計算技術的新一代處理器架構──ARMv8架構。這也是ARM公司的首款支持64位指令集的處理器架構。并于2012年間推出基于ARMv8架構的處理器內核與開始授權,而面向消費者和企業的樣機于2013年由蘋果的A7處理器上首次運用。

淺談64位處理器的發展與未來
到了2014年,ARM下游芯片級廠商,也都紛紛開始基于ARMv8架構推出了64位處理器,如高通的Snapdragon410、610、615、808、810;三星的Exynos5433;英偉達的TegraK1以及英特爾推出的凌動處理器Z3480等等。相信到了2015年,市面上會有一大波采用64位處理器手機上市。
64位處理器的優勢
64位處理器其中的“64”指的是寄存器,為了處理數據,暫時儲存結果,或者做間接尋址等等動作,每個處理器都具備一些內建的內存,這些能夠在不延遲的狀態下存取的內存就稱為寄存器。32位的處理器為什么會比64位處理器的性能差很多,這其實是一個受虛擬和實際內存尺寸的限制影響。主流的32位處理器在性能執行模式方面存在一個嚴重的缺陷:當面臨大量的數據流時,32位的寄存器和指令集不能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運算。”
所謂32位處理器就是一次只能處理32位,也就是4個字節的數據,而64位處理器一次就能處理64位,即8個字節的數據。如果我們將總長128位的指令分別按照16位、32位、64位為單位進行編輯的話:舊的16位處理器,比如Intel的80286CPU需要8個指令,32位的處理器需要4個指令,而64位處理器則只要兩個指令,顯然,在工作頻率相同的情況下,64位處理器的處理速度會比16位、32位的更快。而且除了運算能力之外,與32位處理器相比,64位處理器的優勢還體現在系統對內存的控制上。
由于地址使用的是特殊的整數,而64位處理器的一個ALU(算術邏輯運算器)和寄存器可以處理更大的整數,也就是更大的地址。傳統桌面級32位處理器的尋址空間最大為3.2G,使得很多需要大容量內存的數據處理程序在這時都會顯得捉襟見肘,形成了運行效率的瓶頸。而64位的處理器在理論上則可以達到1800萬個TB,1TB等于1024GB,1GB等于1024MB,所以64位的處理器能夠徹底解決32位計算系統所遇到的瓶頸現象,速度快人一等,對于那些要求多處理器可擴展性、更大的可尋址內存、視頻/音頻/三維處理或較高計算準確性的應用程序而言,64處理器可提供卓越的性能。

淺談64位處理器的發展與未來
ARMv8架構是ARM推出的首款包含64位指令集的ARM架構,其中包含了兩個執行狀態,即AArch64和AArch32。AArch64執行態針對64位處理技術引入了一個全新指令集A64。而AArch32執行態將支持現有的ARM指令集。目前ARMv7架構的主要特性,包括TrustZone技術、虛擬化技術及NEONTMadvancedSIMD技術,都將在ARMv8架構中得以保留或進一步拓展。此外,ARM的64位架構,在性能、效率和規模成本之間也實現了完美的平衡。
64位移動處理器的影響
64位處理器在桌面級PC行業,已經開始慢慢普及,無論是硬件、還是系統方面,都已經就位,但是在軟件方面,絕大數應用還都是32位的軟件,雖然可以在64位系統下兼容運行,但卻發揮不了64位系統的優勢。而64位軟件的普及,雖然目前已經在進行,但也只是在起步中,全面普及,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淺談64位處理器的發展與未來
相比桌面級的PC行業,64位的移動處理器以及系統才剛剛開始,雖然ARM早在2011年就已經公布了64位處理器,但業界首款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還是由蘋果2013年發布的iPhone5S。雖然是首款采用64位技術的產品,但對于用戶來說,從中卻得不到絲毫益處。因為64位處理器并非直接提升性能,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調用更多的內存來滿足應用的運行需求,來發揮出64位處理器的真正性能。如上文所講,32位系統最多可調用3.2GBRAM,64位則就需要超過4GBRAM。但iPhone5S本身只配備了1GBRAM。所以,當蘋果推出iPhone5S后,在業界雖然引起了不小風波,但性能提升卻沒有太大改變。
從桌面級處理器來看,64位處理器的發展的確是大趨所勢,特別是在服務器方面,64位電腦、系統及相關應用,也都非常常見,但在手機領域,除了64位處理器已經開始和大家陸續見面外,系統方面,特別是安卓系統還沒有正式發布64位版,雖然谷歌已經公布安卓L支持64位技術,但要普及起來,還是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這其中,除了系統之外,最為主要的還有應用程序。也就是說,要想真正發揮64位的優勢,硬件、系統、應用三者缺一不可。
總結:64位處理器,在移動領域,往深里說和桌面級處理器一樣,都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但就目前而言,64位處理器對于用戶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對于廠商來說,64位處理器是一個必備的競爭技術,雖然目前還無法在手機上發揮最大用途,但在服務器行業,所發揮的光與熱要大大高于手機。不過在未來,或許手機真的需要8GBRAM甚至更高的RAM時,64位處理器及系統應用才能真正得到性能上的發揮,讓用戶真正的體驗到64位處理器的強大優勢。
攝像頭相關文章:攝像頭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