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介:不要怕犯錯 不要設定容易的目標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0日出席TEDxTaipei舉行的30周年「創新大哉問:匯流、資訊、物聯網」對談,以「JourneyofInnovation」為題,舉出聯發科一路以來產品開發不成功,還有以手機晶片白牌模式做出破壞式創新的例子。蔡明介說:「人在挑戰創新的過程中會不斷犯錯,重要的是從錯誤中持續學習。」目標設定也要夠遠大、夠挑戰,不低估自己,不設定容易的目標,一旦成功,影響力很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2194.htm
(圖說: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說不要怕犯錯,不要低估自己。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產品開發不成功:DVDRecorder、藍光DVD播放影機、Windowsmobile、Wimax
蔡明介談起產品開發不成功的例子,指出「隨著科技演進,關鍵還是在最終對消費者要做什么事?」當年聯發科切入DVD播放機領域賣得很好,以為DVDrecorder也會接著大賣。但因為使用不方便,加上技術復雜很多,對使用者來說,操作不便會很挫折,是失敗例子。
其次,則為藍光DVD播放影機,原本以為這是延伸技術的機會,不過,從DVD到藍光光碟,也只是容量增加5-6倍,但對消費者沒有太大幫助。

(圖說: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認為,不要怕犯錯,也直接點出聯發科過去失敗產品的例子。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第三,在2006、2007年用微軟介面開發2G語音手機,但后來Apple(iOS)和Google(Android)推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后,聯發科一開始跟著政府及英特爾投資Wimax標準,這四項產品技術在當時都很先進,但后來還是失敗。
蔡明介與TED創辦人理查.沃爾曼(RichardSaulWurman)、遠傳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洪小玲對談時,觀眾問蔡明介一生中遇過最兩難的情況是什么?蔡明介說,講公司狀況太嚴肅,要跳過這個問題,他只輕輕帶過說,上述產品失敗的例子,對公司來說都是非常兩難的情況。
破壞式創新:白牌模式山寨機
蔡明介指出,做山寨機的白牌模式,對聯發科來說是破壞式創新。2000年選擇進入手機市場的背景是廣達和仁寶替HP和DELL代工的年代,聯發科剛上市,遇到很多挑戰。
當時說要做手機晶片,法人覺得是頭殼壞掉,但蔡明介仍決定咬著牙做下去。做出手機IC后,投資成立手機設計公司,找中等規模的泰國零售商試賣,CP值、產品效能都好,賣得不錯。
隨著手機在中國內需市場不斷增加,聯發科由中國往東南亞、非洲等市場擴散,白牌模式,可惜被稱作山寨機。今年聯發科的手機晶片隨7億支手機出貨,可作為創新的起點。
創新仍要繼續重視資訊科學
針對物聯網的創新,蔡明介認為可朝Ubiquitous無所不在、Limitless海闊天空方向發想。開發中國家可著重農夫種植、線上教育、醫療照護、服務等領域。

(圖說: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說不要怕犯錯,不要低估自己。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圖說: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投影片,物聯網是無所不在的運算和服務。郭芝榕攝影。)
「機會其實無所不在,資訊科學還是很重要。」蔡明介說自己小時候的志愿是當科學家,從小就覺得科學很重要。以前PC帶動臺灣的發展,然而,目前臺灣好像覺得不需要科學,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電腦科學還是在進步,不要低估科學的重要性,往上才是唯一的路,這是開小餐廳無法創造的價值。
全息投影相關文章:全息投影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