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低功耗技術開創革命性的應用機會
從1990年代出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第一版藍牙到眾所期待的4.0版本,藍牙技術標準歷經多次更新和最佳化,不斷讓OEM廠和消費者都能藉由最新的技術變更與強化獲得最大利益。藍牙技術正快速達到飽和點,成為可攜式裝置的終極數據傳輸方法,而且至今藍牙技術已搭載于全球約80%的移動電話上。從藍牙技術發展成全世界最廣普及的無線連接技術的歷程看來,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藍牙技術長期以來的發展重心就是要為今日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電話帶來無線連接性。
移動電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智能電話已能支持非常多重要的功能,從上網、收發email、瀏覽社群網站,到使用衛星導航,甚至還能讓使用者在移動中分享定位信息等。藍牙技術一步步發揮了移動裝置的潛能。
藍牙已成功的捍衛它的業界地位,成為獲得普遍接受的無線連接性標準,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項標準;藍牙技術不同于其它無線連接技術的是,它兼具互通性并且向下兼容于較舊的藍牙版本,因此能加速最新藍牙裝置的上市時間。
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是Bluetooth v4.0的一項關鍵功能,將再次重新定義藍牙技術的使用方式。藍牙低功耗延續“傳統”藍牙技術的精神,包括ad hoc連接性、聯機性能高以及互動性高,同時增加了創新的超低功耗運作模式,提供多種新類型的使用案例和應用可能性。
藍牙低功耗的關鍵訴求在于,針對小量信息傳輸實施最佳化設計,維持最低延遲。相較于傳統藍牙的100 ms,藍牙低功耗的整體數據傳送時間低于6 ms。這個特性使得藍牙裝置能在快速解除連接之前,順利建立聯機和傳送數據。與傳統藍牙技術相同之處在于,藍牙低功耗也是利用快速跳頻將來自其它技術的干擾減至最低,因此非常適用于包含多種不同通信協議設備的住家環境,例如Wi-Fi,在一個受限的空間內都使用相同的2.4GHz頻譜。再者,自適應跳頻(adaptive hopping)技術和暫時并存(temporal coexistence)技術,讓藍牙低功耗技術可以與Wi-Fi射頻一起建置在一個功能齊全但小巧的裝置內。藍牙技術已歷經10年開發,無出其右的經驗讓業界現在可以藉此對藍牙低功耗產生影響,并協助它在廣泛的新應用中找到定位。
并存技術和超低功耗,讓藍牙低功耗成為簡單裝置最理想的無線技術,從遙控到心律監測器等,這些都是要求不能頻繁更換電池的應用。從具備超長電池壽命的基本遙控,到聯網電視的高端鍵盤遙控器等,藍牙低功耗技術提供了一項有效的解決方案。這預示著,未來移動電話、上網本和平板計算機,都可以執行應用以控制住家的所有影音設備。
如果藍牙低功耗就像藍牙特殊利益團體(Bluetooth SIG)所預測的那樣,能夠進一步整合到手表、照明、中央空調、心律監測器、微波爐,甚至跑鞋中,那么,以后我們就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的遙控器,也就是我們的移動電話,來協調所有這些應用。大多數人都隨時攜帶移動電話,所以我們只要拿起移動電話就可以調節燈光和空調。
藍牙低功耗技術包括雙模和單模二種。雙模藍牙低功耗是和傳統藍牙并存配置。移動電話就是雙模裝置的明顯例子,因為移動電話使用者需要從他們的手機串流音樂到立體聲藍牙耳機。將藍牙低功耗功能結合到CSR8000這樣的連結平臺,將能強化移動電話的潛能,讓移動電話具備控制功能,也能讓它與廣大的藍牙低功耗裝置互通有無。而單模組件,例如CSR ?Energy單模藍牙低功耗產品,體積非常小而且功耗極低,能促成開發超小型且極具成本效益和杰出功率效益的新一代無線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由于內建單模藍牙低功耗技術的架構相對簡單,因此廠商能夠制造出尺寸相當于鈕扣電池般的裝置,只是厚度多出幾毫米而已。藍牙低功耗技術讓制造商能以低成本設計超小型裝置。由于藍牙低功耗的整體架構能和傳統藍牙共享大部分的技術,因此只需要負擔最低限的成本增加,就可以為一顆藍牙芯片增加藍牙低功耗技術以建立雙模組件。
根據應用的不同,藍牙低功耗技術可以達到比傳統藍牙高20到100倍的功率效益,這就表示藍牙低功耗在新無線應用上的發展潛力無窮。因此,許多搭載藍牙低功耗技術的應用只需要一顆小型的鈕扣電池就可以使用長達十年,這實際上就相當于電池壽命和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一樣長。電池壽命是我們一直在談論的話題,將來我們會發現,這個話題變成涵蓋產品壽期的“終身電池”。CSR相信,當藍牙低功耗技術大舉進入消費性電子領域的時候,我們現在所用的電池將被淘汰。
不同于ZigBee等其它相似技術,藍牙低功耗的優勢之一就是現今市場上既有的數十億藍牙裝置基礎。藍牙低功耗已經逐漸開始被加入到既有的藍牙芯片上,對設計廠商而言,增加的成本微不足道,又無需重新設計。這和其它技術相比,顯然是一項重大的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