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軌道交通的視頻監控發展與應用解析
隨著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人員、交通工具數量急劇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狀況日益惡化,一個突發事件就會引發嚴重的交通癱瘓,尤其是大中城市,諸如北京、上海等。全國主要大中型城市紛紛選擇軌道交通建設來緩解日益增長的公共交通壓力,提高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由于軌道交通人流密集、人員復雜、活動物體多等因素,需要一套應急指揮監控系統來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視頻監控系統可以起到事先進行判斷分析、事后取證的作用,已經成為協助公共安全部門打擊犯罪、維持社會安定的重要手段。
軌道交通行業建設之初就十分重視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在視頻監控系統發展的不同階段,分別采用當時最佳的方案組合進行軌道交通行業的監控系統建設;但是擺在地鐵建設者面前的一個新問題是:如何滿足新階段下的地鐵監控需求。
隨著城市交通的壓力,各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逐漸成網狀,一個城市不僅僅是1條、2條線路的建設、規劃,傳統的軌道交通視頻監控建設如果僅僅考慮一條線路內的情況帶來的將是形成視頻監控的孤島,后期為了將孤島聯通,勢將會面臨兩難局面:一是采用傳統的模擬接入只能滿足查看需求;二是全網互聯互控勢必面臨如何對已有監控系統的改造的問題。
在進行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規劃、建設時除了考慮本期建設外,還得考慮將來監控的聯網應用,在軌道交通的總監控中心TCC能夠調看所有前端的監控實時、歷史的圖像。
本文將對地鐵監控的建設模式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分析地鐵傳統監控建設的不足之處以及地鐵全IP監控解決方案帶來技術革命性的變革,冀望找到更加合理、完善的軌道交通行業監控系統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
全IP技術已成大勢
地鐵視頻監控主要涉及區域是:車站、列車、車輛段、停車場、綜合基地、主變電站(所)、運營控制中心等。
傳統的監控采用模數結合方案進行建設,本地采用模擬矩陣進行建設,采用硬盤錄像機進行存儲,同時通過編碼器上傳到監控中心進行統一監控。這種傳統的CCTV方式應用在較早的地鐵線路如北京、上海、廣州等老的線路監控,一條線路的總視頻流一般不超過300路,屬于較小規模監控系統,具有以車站監控為主、每個站只上傳8路到監控中心,缺乏全局調看、統一管理、全局控制等特點。
但是,由于這種傳統的建設模式在集中監控、資源統一調配、突發事件多人實時調看、跨線運營調看圖像、存儲時間、圖像存儲安全、系統可維護性、功能易擴展性等方面,已很難滿足需求的發展。因此在現今的軌道交通行業視頻監控應用領域,CCTV全IP解決方案已成為大勢所趨。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隨著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的跨越性發展,許多城市都已經擁有了不止一條的地鐵線路,跨線運營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在視頻監控上,當出現緊急情況時,如何跨線調閱圖像,對出現的情況進行聯合分析判斷就成為了關鍵。IP監控在規劃之初就考慮到統一圖像存儲的管理需求,可以靈活調看各線的歷史圖像。而且,可以通過建設各車站的監控系統和總控中心,一旦地鐵出現緊急事件,可通過網絡監控系統實時了解現場情況,全局掌握各地情況實現人力資源集中調動、管理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