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集成電路要有淘汰機制 歡迎互聯網企業介入

        集成電路要有淘汰機制 歡迎互聯網企業介入

        作者: 時間:2014-07-07 來源:互聯網 收藏
        編者按: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依然出臺。但是,集成電路發展大計,還是再聽聽專家的意見

          為推動產業加快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編制了《國家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并由國務院正式批準公布實施。行業專家和從業人員解讀《綱要》,暢談中國發展大計。以下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的專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9302.htm
        魏少軍:集成電路要有淘汰機制 歡迎互聯網企業介入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

          “政策綱要”的發布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的一件大事。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點:首先,本次發布的是“綱要”,而不是“鼓勵政策”。與2000年發布的18號文件及2011年發布的4號文件相比,這意味著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導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從“鼓勵政策”的角度看,政府處于“幫忙”的位置上,鼓勵政策出臺了,政府的工作完成了,而企業處在“被推動”的位置。如果產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發展不起來,那么就是產業的問題,政府似乎沒有責任;“政策綱要”則體現了政府承擔責任的決心,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作為政府的工作內容,從“幫忙”轉換到“主導承擔責任”。所以,這次“政策綱要”的出臺意味著政府下定決心并將花大力氣來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這種轉變背后的原因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現狀,尤其是集成電路制造業面臨的窘態。因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已經喪失了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時,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就必須要出擊。在市場、政府這兩者的有機統一上,“政策綱要”的出臺也反映出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的精準把控和日益嫻熟的執政能力。

          其次,“政策綱要”提出要建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資金。這也是一個重大的轉變。以往出臺的政策要么沒有相應的配套資金,要么各種專項和基金都是“鼓勵發展”型,大多用于研發。一般來說,這些發展基金不涉及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則不然,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股權投資來推動產業的發展,一定會涉及到企業的股權。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大型制造企業的發展,資本金的作用十分巨大,沒有足夠的資本,往往無法做大做強。另外一方面,通過股權的改造也可以打破現有的格局,在變化中求發展。

          做好設計企業的兼并重組

          《推進綱要》的發布立足了長效機制的建立。建立長效機制有多種途徑,首先是企業的規模要做大,尤其是集成電路制造業。沒有足夠大的規模,就不可能有持續的發展能力。通過集中投入,迅速擴大產能,就可以贏得更多的訂單。隨著集成電路工藝走向22nm和14nm,全球先進工藝節點的產能緊張情況將進一步加劇。誰有產能、誰就有發言權,誰就有主導權。在“產能為王”的時代,中國依托強有力的經濟發展,是世界上少數有能力持續投資先進集成電路制造的地區之一。所以將制造業做大做強就是確保長期穩定發展的途徑。

          建立長效機制的另一個方法是要通過兼并重組,形成一批大企業。這一點在集成電路設計業尤其如此。目前,我國前10大集成電路設計業占全行業銷售額的比例剛剛超過30%,與臺灣地區的70%和美國的90%相比,還有很大空間。總之,一個大企業,其抗壓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都會比較強。要保持企業、尤其是骨干企業的穩定發展,股權的改造很多時候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我國的集成電路設計業,大多設計企業還掌控在第一代創業者的手里,由于各種外部因素,尤其是創業者本身的技術專家背景,企業的發展遇到瓶頸,很難突破。企業生生死死本來并不奇怪,但骨干企業的生死則事關重大,因此要下決心做好設計企業的兼并重組。

          目前國內IC設計企業仍面臨高端產品少、利潤率低、IP核復用問題嚴重等問題,隨著國家政策的明朗,如何破解這些短板產品是企業應該面對的首要問題,專家說了不算,政府說了更不算。

          但是企業自身能力不強倒是個必須面對的課題。例如,中國的設計企業在產品開發中對IP核的需求和要求遠遠超過國際同行,對工藝的依賴程度更是超出常理。以使用ARM處理器一事看,國際上一流的企業通過架構授權,自主研發的ARM處理器的性能大大超過ARM原廠,臺灣同行也積極向這個方向努力,自主研發的CPU內核性能已經超過原廠。而我們的企業基本上是在簡單地使用軟核和硬核,還不具備自行設計超過原廠指標的能力。所以要在競爭中取勝,關鍵是要能夠使自己具備足夠的能力。同樣的,我們的制造企業大多還不具備自行發展下一代工藝技術的能力,這需要時間。計算一下制造廠開發下一代工藝時需要投片的數量就可以判斷了。先進制造廠的數量大致在5000-7000片,我們的企業恐怕要遠遠大于這個數。

          我們的企業總的來說還比較弱小,需要通過合作來發展。但是,現實情況卻是我們的企業很難合作,如果沒有政府的參與、重大專項的撮合,企業間的真正合作基本上只能是一個良好愿望。本來就弱小,還不能抱團,那就是等著挨打。因此,如何利用本次政策綱要推出的大好時機,解決企業合作中的利益沖突,促進企業良性發展,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索的課題。

          資金投入要集中管理要跟上

          破除資金瓶頸是本次政策綱要的最大亮點之一。以往雖然政府的投入很多,但是與產業發展的需求相比,總量還不夠。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集成電路的投入是有閾值的,達不到閾值的投入,基本上是浪費。不幸的是,我們以往的投入基本上是投在閾值之下,所以沒有效果也就可以理解了;另一個問題是投資的持續性。集成電路,尤其是集成電路制造業是一個需要長期、持續高強度投資的領域,陣發式的投入基本無效。

          雖然破除資金瓶頸是本次政策綱要的亮點,但并不意味著有了錢就萬事大吉,如何用好這筆資金才是關鍵。第一是資金的投入要集中,假設我們有100億美元,按照現在的制造廠投資強度,每月10000片12英寸晶圓片的產能約需投入10億美元,所以100億美元可以建立每月10萬片12英寸晶圓片的產能。是建立10個月產1萬片的生產廠,還是建立1個月產10萬片的生產廠,結果可能完全不同。前者一定會導致10個虧損的企業,而后者則可以產生1個盈利的企業。第二是資金的管理,集成電路是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投資成功也會是高回報。但是投資行業本身的風險性是巨大的,尤其是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現狀和基金的政策性很強。所以,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投資,必須有理想、有熱情,有戰略、有辦法,熱愛這個行業,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和恒心。所以,問題的癥結不在是否有錢,有多少錢,而在于人,是否能夠找到合格的基金管理人。

          集成電路技術發展非常快速,新興領域不斷出現,對于投入哪些新興技術與產品的問題?首先還是要做好戰略研究,當半導體工藝邁向22nm后,很多事情變得不那么清晰了。這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產品是集成電路企業的生命線,沒有產品就不可能有企業的發展。在制造領域,要認真分析平面體硅、FinFET技術和FD-SOI技術在22nm及以后各個工藝節點的優缺點和競爭領域,不能盲目聽信他人,因為現在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企業也看不清楚發展方向了,也在不斷地調整。例如,最近韓國三星公司宣布與意法半導體合作開展FD-SOI生產工藝開發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為什么美國高通公司延緩采用FinFET技術?要在科學分析、認真論證的基礎上,敢于打破常規,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來。這里面,對企業領導人的戰略眼光、決策能力都是嚴峻的考驗。今天,在技術、產業處于調整的關鍵時刻,我們對馬凱副總理“要堅定信心、下定決心”的指示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發展集成電路不僅需要中央下決心,更需要企業下決心,并堅定創新發展的信心。

          其次,要清晰了解這次《推進綱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技術和產品要緊緊結合需求,除了市場需求之外,還有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設想一下,如果到2020年,政策綱要規定的投入也都投入了,但是我們一是沒有解決國家戰略需要的集成電路產品的自主發展問題,二是沒有解決目前我們的設計企業在境外加工,我們的制造企業又主要為境外企業加工這個“兩個在外”的問題,那么《推進綱要》的實施恐怕就不能說是成功的。所以,投資計劃的制定必須與需求相結合,既包括市場,也包括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不可偏廢。

          建立起優勝劣汰機制

          適合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對IC業來說十分重要。生態環境建設的目的是讓企業健康、良性地發展。一個行業能夠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建立起優勝劣汰的機制,該死的企業要讓它死。因為只有這些本來就活不下去的企業的死去,才能解放原來禁錮其中的生產要素,才能讓那些具備更好發展空間的企業獲得資源并快速。伴隨本次政策綱要的發布,地方政府也在紛紛建立地方基金,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物極必反。令人擔心的是,隨著中央和地方基金的到位,將發生一場對企業投資權的爭奪戰。那些本來要死的企業死不了啦,那些沒有什么價值的企業被抄高,價值虛增、泡沫重現。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生態環境就不是優化了,而是被大大破壞了。

          企業介入硬件開發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現象。對企業來說,介入硬件開發仍然是對入口的搶奪,對集成電路產業的人來說,互聯網企業的介入將帶來巨大的沖擊。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蓬勃活力和極具創新的思維,在商業模式上,互聯網企業也往往獨樹一幟。我個人對互聯網企業介入集成電路發展持正面的看法,也許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應該引入互聯網企業這樣的“鯰魚”來沖擊一下自己,同時在政策綱要發布實施的關鍵時刻,互聯網企業更為市場化的作法,而不是依靠國家,更是對我們集成電路企業的提醒。



        關鍵詞: 集成電路 互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桃江县| 东丽区| 封丘县| 舞阳县| 古蔺县| 镇雄县| 大同市| 新干县| 云浮市| 曲松县| 阿拉善盟| 胶州市| 曲麻莱县| 龙泉市| 德州市| 左云县| 台东县| 六盘水市| 北辰区| 拉萨市| 定南县| 永定县| 翼城县| 香港| 名山县| 长沙市| 金平| 罗甸县| 富裕县| 奇台县| 屯昌县| 叶城县| 嘉禾县| 泾阳县| 山阴县| 明光市| 长泰县| 阳江市| 天峨县| 安仁县|